錢,會越來越不值錢。
如果把所有的錢,都存入銀行,過了十年后,你會發現,這么多年努力存的錢,越來越沒份量。
比如10年前,你身上有一萬塊錢,就感覺是個不小的數目。
10年前,一萬塊錢,可能都要好幾個月的工資。
可到了現在,一萬塊錢,可能就只是一個月的工資。
如果在10年前,把1萬塊錢存入銀行到現在,那么銀行給到的利息,相對于現在的物價,你會發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更為重要的是,1萬塊錢存到現在,其價值降低了好多倍。
10年前,一萬塊錢,可以買1000斤豬肉左右,當時豬肉價格大概1斤10元。
現在,一萬塊錢,則只能買到300多斤豬肉。
可能有人說,豬肉相對漲比較厲害而已。
其實,其他的蔬菜等,價格變動也是很大,有些菜種價格的上漲程度可能還要超過豬肉,只是我們已經習慣忽略而已。
就比如,我10年前,讀書時候一個月的伙食費三五百都感覺夠用了。
而現在,在學校讀書沒有一個月1000塊的伙食費,基本是不夠用的。
我有個堂妹,在大學讀書,她說一個月1000的伙食費,基本算是很省很省的了。
總體來說,錢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因此,如果只知道存錢,不知道如何理財,可能現在十幾年努力存的錢,都不夠以后幾年的正常開支。
當下學會理財,不僅能夠影響當下的生活質量,還能夠對以后的生活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
現在學不會理財,注定以后是會吃虧的,而且這種吃虧,你幾乎察覺不到。

那么,如何理財呢?
1、要養成每天記下收支的習慣。
要學會記賬,要用一個本子認真記下來。
每天花多少錢,收入多少錢,無論數量多少,都要登記下來。
當你真正地登記下來了,你看看每天都如何的消費,心中就會有緊張感,也會自覺地控制自己的開支。
記賬,也算是對自我的一種監督。
不僅要記賬,而且要經常看,每個月、每個季度、到年底,都要翻看翻看,看自己到底是如何開支的。
看多了,你自然會明白,哪些消費是不重要的,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根本就是浪費。
有了記賬的習慣,你的消費習慣將會變得越來越理智,甚至每一次消費,都開始學會精打細算。
2、定期存一定的錢。
雖然從長期看,存錢會讓錢貶值。
但是,從短期看,一個人必須要有一定的現金流。
這個現金流,可以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比如突然生病了,突然有急事需要花比較多的錢等等。
否則,身上沒有現金,突然發生急事,就會亂了方向,可能到處借錢,而且不一定借到。
這個錢,就是防身。
比如一個月固定存1000-2000元等等。
這個錢,就是方便應急用。
如果沒有應急用的錢,把全部的錢突然項目中,到急用錢的時候,可能就不得不中斷項目,甚至為此導致巨大的虧損,那就得不償失了。
3、深化學習理財知識。
無論投資大小,一定要先學會理財知識。
盲目投資,不僅錢無法增值,甚至會陷入絕境,把錢都投沒了。
只有學會了一定的理財知識,才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才不會人云亦云,才能夠擁有一套合適自己的理財方式。
4、投資要分散,選擇的平臺,要穩,最好是國家的項目。
寧愿賺少一點,也不要輕易選擇小平臺,否則哪一天倒閉了或者跑路了,都后悔都來不及呢。
身上的錢,不要一下子都投資,而是要定期投,尤其不能影響到正常的生活。
雞蛋不要放在一籃子里,相信大家都聽說過。
無論哪一種投資,都不要一股腦全部投入進去。
5、短線、長線結合理財。
學會長線投資,心態就會變得很穩定,不會患得患失,當然,長線投資怎樣,取決于個人的遠見。
而短線投資,可以讓自己的理財手段變得越來越得心應手,讓自己有越來越厲害的應變能力,而且短期內的收益,也讓自己對理財更加的充滿激情。
6、不要在頭腦發熱時做決定,以免受騙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