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簡要回顧近幾年的市場行情:
2015年,4萬億投資帶來的產能過剩問題開始顯現,杠桿牛和并購牛之后一地雞毛的股災;
2016年開始供給側改革,股市則繼續消化15年的估值;
2017年可以說是價值投資元年,出現了藍籌股的行情,但也出現地產投資過熱的問題;
2018年貨幣政策縮緊疊加貿易戰以及資管新規帶來了整年下跌的熊市,但經濟結構已經變得較合理;
2019年流動性有邊際改善,創業板歷史商譽出清,估值也處于歷史低位,市場開啟了以新興產業龍頭為主線的結構性牛市;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世界經濟的節奏,為對沖疫情,全球開始了大放水,科技、醫藥、消費等行業的估值大幅抬升。
站在當前的時點,隨著疫苗研發不斷有新的進展,疫情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控制已經是大概率事件。2021年中國將出現經濟修復、復蘇深化、通脹回升的格局。貨幣政策由寬松向正常轉變,大概率是穩貨幣緊信用的狀態。系統性抬升估值的機會已經過去。
下圖給出了萬得全A估值與盈利增速的年變化率:
可以看出,近兩年總體的盈利增速并不高(注:這是整體股票的情況,行業龍頭公司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主要是估值在提升,歷史上連續兩年估值大幅抬升后都會估值收縮的情況。
2021年的預期收益要降低了,但是股市的展望并不悲觀,經濟復蘇和盈利增長形成主要支撐。一方面海外的需求逐步恢復而供給沒有跟上,中國的產業鏈優勢得以顯現,出口有望維持較高增長,另一方面國內需求也全面復蘇,最新提出的需求側改革也旨在全面提升內需。
近兩年的結構性牛市和過去幾輪牛市的區別是:本輪上漲的主要是優質龍頭股票。今年偏股型基金發行量接近3萬億,是過去所有年份累計的總和。機構已經慢慢掌握了定價權,市場趨于成熟。在低利率和去剛兌的背景下,居民財富向股市轉移才剛開始。經濟轉型加上資本市場的改革,長期慢牛的邏輯沒有變。
明年上半年經濟復蘇比較確定,順周期中可選消費、部分周期行業以及高端制造業的機會較大。可選消費主要包括汽車、商貿、餐飲旅游、家電和服裝。由于地產基建投資不會大幅抬升,周期行業中上游重點關注全球定價的有色、石油,中游看好化工和建材。高端制造包括消費電子、光伏和新能源車。
港股一方面估值比A股低,另一方面它和盈利的相關性更高,也包含一些A股沒有的標的,如果一個基金經理管理多只基金,建議選擇投資范圍包含港股的基金。
從風險溢價率的角度,萬得全A的盈利/價格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差值目前處在歷史區間均值附近。股票和債券的性價比在明年將會變得相對均衡,短期利率的高點預計會出現在上半年,利率上行的幅度有限,在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3.5%附近時可以適當配置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目前為3.3%)。
2021基金池:
可選消費類:銀華消費主題、富國天益價值、富國轉型機遇、易方達行業領先
高端制造類:易方達高端制造、鵬華先進制造、招商制造業混合A
新能源類:申萬菱信新能源汽車、富國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交銀新能源指數
可投港股類:上投摩根慧選成長、興全合宜、華安滬港深外延增長
均衡配置類:海富通改革驅動、銀華多元視野、博時逆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