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開篇前我們先來了解一個關于理財產品收益率和風險之間的關系:
1.理財產品收益率在6%以內的是比較合理范圍之內;
2.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對這個理財打個問號;
3.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8%的,這個理財就是風險很高了;
4.理財產品收益率在10%以上的,就要做好本金損失的準備;
通過這四條對于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低與風險高低得知,任何理財產品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例的,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
然后從我們現實生活當中進行分析,大家都知道任何投資理財都是有風險的,只是每種投資理財產品不同,面臨的風險就不同,低風險等級的理財本金安全的,高風險等級的理財本金是不安全的。
銀行理財產品同樣都是存在風險等級,總共分為R1~R5級,R1的銀行理財產品本金是安全的,不會出現虧損;反之R5級的本金是可能虧沒了,甚至還可能出現負的。
所以關于銀行理財的虧損會不會損失全部本金,這個答案是否定的,一定要根據銀行不同的理財產品而定,如果是高風險的理財是會出現虧損超過本金的。
其次我們以今年中國銀行原油寶穿倉事件分析,今年4月20日當天晚上,美國原油5月期貨出現暴跌,最終收盤以-37.63美元/桶,而且這個是有效價格。
從而通過中國銀行投資原油5月期貨的投資者,一夜之間本金全部虧完,甚至還倒欠中國銀行一屁股債,投資理財最終本金虧損,還會負債累累。
通過今年原油寶事件告訴我們大家一個大道理,投資理財是有可能出現虧損超過本金的現象,這種事在現實生活中是出現過的,這種事并不是稀奇的事。
再有一個例子就是2015年股災,2015年牛市也是杠桿資金推高的,股災也是去杠桿資金砸盤暴跌,導致出現股災的。那一年讓多少放大杠桿炒股的人出現負債累累,本金虧完還倒欠錢。
最后通過上面分析,以及現實生活當中實際案例,答案已經很明顯,即使銀行理財產品也是不可完全排除會出現虧損超過本金的現象,什么理財產品都是有一個萬一的時候。
銀行理財產品也不例外,不同的理財產品投資的品種不同,萬一剛好碰到理財產品踩雷事件,投資理財的投資者同樣也會面臨巨大虧損。
所以很明確的告訴我們所有投資者,真正想要避免虧損超過本金的事,一定要選擇低風險理財,最好遠離高風險理財,尤其是遠離年收益率超過10%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
任何投資理財的風險是提前預防的,如果等風險已經爆發后,那個時候不是預防,而是一種博傻;預防風險是在風險來臨之前做好安全措施,而不是風險爆發再來后悔,那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那個時候等來的就是損失,希望大家一定要懂投資理財的相關知識點,增加投資理財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