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還款難怎么辦?一些別有用心的債務中介從中發現了“商機”,他們將目標鎖定在信用卡逾期群體,宣稱可以幫客戶跟銀行協商分期,不僅不計利息,本金還可以最多分60期償還。
廣告信息遍布電商平臺
記者在電商平臺上以“逾期協商”為關鍵詞搜索,隨后彈出一大串店鋪,其中很多店鋪的名字和介紹里有“法律中心”“信用卡逾期強制上岸”等字樣。店鋪商品的廣告詞基本雷同,含有“免息”“停催”“信用卡逾期別怕”等字樣,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
記者與一家店鋪取得了聯系,以名下有兩張信用卡逾期為由咨詢,其中一張信用卡逾期4萬多元,另一張逾期3萬元左右。賣家說,最長可以給記者爭取到36個月的分期付款。
30到36個月,中途沒有利息、違約金,是本金分期。銀行要綜合判斷,金額、之前用卡情況、用卡賬單也要評估,不是說你想分多少就分多少。
賣家表示,記者將近8萬元的信用卡逾期,他們會按照5%的比例收取服務費。賣家一再強調,所有付費流程都走電商平臺,安全性有保障。
你在淘寶下單,把手機、資料、委托書寄過來,我們做成功了再發貨,你這邊再確認收貨。做成功了,你可以自己到銀行確認,也可以我發錄音給你。我們也是正規公司,都簽了保密協議。
個性化分期還款協議
其實,逾期協商不是鉆銀行空子,更不是違法犯罪,它是暫時無法還款時的正常操作手段。我國商業銀信用卡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負債人信用卡逾期后,欠款金額超過持卡人還款能力,但自身擁有強烈還款意愿,且還款能力穩定,就可與銀行進行協商,簽訂最長可達5年的個性化分期協議,也就是停息掛賬。停息掛賬之后,銀行不會對持卡人進行催收或起訴,但持卡人需每月按時還款。
不過,積極地逾期協商,和故意挑唆逃廢債、影響金融業務健康運營之間,還存有“模糊地帶”。
“灰色地帶”風險多,別存僥幸心理
據了解,目前從事信用卡債務重組業務的中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律師,另一類是原來從事催收的人員。安徽徽風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丁圓說,這兩類人熟知行業細節,實際上是想鉆金融領域法制不健全的空子。
目前此類業務相關法律法規并沒有明文禁止。持卡人一定要謹慎對待目前法律沒有規定到的“灰色地帶”。
這兩類人為逾期持卡人“出謀劃策”算不算違法呢?河南予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華陽:
律師事務所是正規法律服務機構,律師具有相應專業知識和職業操守,行業管理也相當嚴格,一般服務都是合法的。其他中介機構則屬于游走于“灰色地帶”,法律沒有明文禁止這類業務。
在李華陽看來,有些中介騙了服務費,沒有辦成也不退錢。有些中介會教唆持卡人編造謊言,慫恿甚至直接幫助持卡人出具虛假證明材料,比如偽造貧困證明、住院證明,已經構成欺詐。
這種行為已構成欺詐,一經核實,借款人不僅要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已付的高額中介費也打了水漂。即使銀行沒有查出來,中介也可能利用造假的“把柄”,對持卡人進行敲詐勒索。另外,這些中介在服務過程中獲取了持卡人大量個人隱私信息,如果他們非法使用,可能會給持卡人帶來更大損失。
專家同時提醒逾期持卡人,一定要謹慎對待這些債務重組的中介機構,勿心存僥幸,別因貪圖小利帶來更多風險。
記者:王 利、佟亞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