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新手投資者總以為,購買基金,就是把錢交給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拿去投資盈利。
事實上,公募基金的運營,是多方機構共同協作來推動的;遠不似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今天投帥就為大家揭秘,我們的投資基金的錢是如何在各機構之間流轉的。
銷售到TA
銷售,就是我們購買基金的終端渠道。
通常分為基金公司直銷,以及銀行、第三方互聯網金融平臺代銷兩種。
TA,Transfer Agent,翻譯過來叫注冊登記機構。
基金公司作為狹義上的資金管理人,只負責投資盈利。
我們在基金投資過程中的賬戶登記、份額確認、分紅處理、凈值公布等一系列的工作,基金公司都是不管的,全部交由TA負責。
一支基金通常隸屬一家TA,但是會對應多家銷售渠道。
比如,對一支基金A:
- 張三從基金公司網站直接申購;
- 李四從銀行網點或手機銀行申購;
- 王二從支付寶平臺申購。
不管什么渠道,當天他們的錢都會從各家銷售的賬戶,足額劃轉到基金A對應TA的賬戶。
所以,大家不必在擔心諸如“支付寶倒閉了,買基金的錢還在不在”之類的問題了。
支付寶在基金運營中只是一個代銷平臺。
錢在所有銷售那里,就是過一下手,最終會匯總到TA的賬戶里。
TA到托管人
錢放在TA賬戶,投資者就能放心了么?
很明顯,并不能。
因此,現代投資基金管理制度又引進了托管人模式。
托管人,由具備一定資質的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擔任,確保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和使用合規。
錢匯總到TA賬戶之后,TA要負責計算基金當日的頭寸軋差。
一支正常開放期的基金每日交易,肯定是有申購有贖回。
- 如果當日申購的金額大于贖回的金額,就是凈申購,基金規模增加;TA要把這部分多出來的資金劃轉到對應的托管戶中。
- 如果當日申購的金額小于贖回的金額,就是凈贖回,基金規模減少;對應托管戶要把不足的資金劃轉到TA的賬戶中,由TA按數據轉劃給各家銷售,最終流轉到贖回投資者的賬戶。
新成立的基金,在募集期是沒有贖回的,確認成立的當日,會TA把全部募集資金劃轉到對應的托管戶中,接受托管人的監管。
所以,大家買基金的錢,不但不在支付寶這樣的銷售平臺,甚至也不在基金公司,而是在托管銀行的賬戶里。
打開基金的基本信息,可以清楚地看到對應的托管人是哪家銀行。
錢在銀行里,應該沒有什么地方,比這個更能令投資者放心的了吧。
托管人到投資戶
錢什么時候才給基金公司?
答案是:什么時候也不給基金公司。
管理權和保管權隔離,是資產管理的基本原則之一。
為什么之前那么多P2P公司爆雷,就是因為管理人和保管人混淆不清。
錢在他們賬戶上又由他們管理,那么他們具體如何投資,是真的投資了還是卷款跑路了,投資者根本無從得知,也無力監管。
我們投資基金為什么不用擔心這些?因為基金公司根本接觸不到錢,更別說卷款跑路了。
那么,基金公司要投資,要使用資金的時候怎么辦呢?
出指令啊,出指令給該基金對應的托管行,由托管行負責完成劃款。
- 基金要打新股,出指令給托管行,審核合規之后,由托管行把錢從托管戶劃到股票主承銷售銷商的賬戶。
- 基金要買債券,出指令給托管行,審核合規之后,由托管行把錢從托管戶劃到債券主承銷售銷商的賬戶。
- 基金要做定存,還得出指令給托管行,審核合規之后,由托管行把錢從托管戶劃到存款行的賬戶。
基金公司只有資金的使用權,全程碰不到錢,并且還要在托管人的監督下,合法合規地使用資金。
這種情況下,基金公司別說暗箱操作卷款跑路,連絲毫違背投資者利益的地方都不會被允許。
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做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肯定是要有利息損失的;但是基金公司做定期存款,必須保證任何時候提前支取,存款行都要按約定利率支付利息。
因為不這樣托管人就不給它劃款啊:自己找存款行談去,談不下就別做了,讓投資者承擔利息損失就是不行。
所以,大家投資基金的錢是大可以放心的,雖然投資的盈虧,誰也無法保證;但有專業的托管人保駕護航,基金公司至少從流程上就注定無法欺騙咱們。
綜上
在大資管市場中,公募基金的監管是最嚴格最規范最成熟最透明也是最值得信賴的。
在公募基金的運營過程中,每一筆資金的流向,都清晰可查有跡可循。
像社保、年金、銀行理財、保險資管、券商資管等等,雖然起步較晚,業務上也各具特色,但在管理上目前都是逐步向公募基金靠攏。
有什么拿不準的地方,“比照公募”也是業內一條不成文的慣例。
為了讓投資者放心,部分私募基金也開始參照公募基金的管理模式,引入托管人制度,把自己的資金運營納入規范化透明化的專業體系當中。因此這些基金也被稱為“陽光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