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是各家基金公司的希望,那么基金公司是如何規劃自家希望的呢?
王者霸氣 主動出擊
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嗎?這話不一定對,但是對于絕對的強者來說,有錢可以有更寬廣的選擇空間,選擇上受到的拘束相對較少。
利潤厚實的天弘基金,“生娃”從來不用擔心回報問題,也不擔心基金能否募集到2億順利成立的問題,因為人家就搞“發起式基金”,每只新基金跟投1000萬鎖定3年即可,根本不用擔心新基金的銷量問題,由此也會有不少一日售罄的新基金,先成立再說,運作起來再慢慢漲規模。財大氣粗的好處就是可以有時間播撒種子,慢慢等待收獲,不急著迅速成功。
易方達基金整體實力強大,深受渠道的認可。易方達偏向于王牌發新,然后由新人分擔王牌管理的規模較小的基金,整體上是一種以老帶新的模式。
華夏基金的品牌優勢最強大,在渠道的號召力也很強大。在線下,檸檬君對“基金就是華夏”有深刻的認識,在一些中老年投資者的腦海里,基金就等于華夏。就像“醬油就是海天”、“空調就是格力”一樣恐怖的存在。新基金只要有“華夏”金字招牌就夠了。
心中無奈 誰人能知
渠道對于各家基金公司的態度不一樣,很多基金公司也是很無奈的。
“贖舊買新”,某些基金公司的產品就很容易成為“贖舊”的對象,品牌不硬,業績越好的基金公司越容易受到傷害。體驗越好,贖回越快,“下次再買”……
所以對于鵬華基金、平安基金這樣的基金公司來說,不斷發新產品就成為無奈的選擇,新發產品是為了保量,先把流失的規模彌補回來。不過有的時候運氣好,“爆款基金”也就趕上點兒了。
華泰柏瑞基金也在努力發新產品,而且是四處出擊的節奏。其實華泰柏瑞基金才是“華泰”正宗,華泰柏瑞基金的人才儲備也是挺厚實的,非常渴望得到投資者的認可。不過得到認可還是需要時間,品牌的積淀是需要時間的。
走自己的路 讓別人說去吧
還有一些基金公司的布局就比較個性化。興證全球基金的新發基金,基本都交給了外部引入的人才,由于本身產品數量有限,雖然興證全球基金持續營銷能力很強,也抵不過新發基金能上規模,所以還是要給外部引入的基金經理發產品的。
安信基金今年一門心思在發有封閉期的主動權益基金,不管是定開也好,還是持有期也罷,總之大多都是帶有封閉期的產品。而且看起來安信基金也并不在意單只基金的規模,不過這樣也挺好,有利于做出好業績,現在都是在播種希望,收獲在未來。
交銀施羅德基金不走尋常路,9月即將新發的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是田彧龍,依舊不是旗下最知名的“三劍客”王崇、何帥、楊浩之一。今年新發的基金,基金經理從田彧龍、沈楠到劉鵬、樓慧源,都是旗下知名度較低的基金經理,交銀施羅德給他們發產品,可以迅速提升這些人的管理規模,并且通過大規模的新基金提升他們的知名度,如果這個路線行得通,交銀施羅德基金很有可能跨過諸多大公司,成為百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數量最多的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