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隔夜觸及2萬億美元大關,成為美股歷史上第一家總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距離2018年8月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僅用時兩年,該股今年迄今累漲60%。
同時,標普500也在最近創出歷史新高,至此徹底抹去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所有跌幅。這也象征著美股的本輪熊市(按照累計跌幅20%為定義)成為自1929年大蕭條以來的最短熊市。
標普500
第二波新冠疫情在美國肆虐,失業率高企加上通脹超預期后,所有的基本面線索都指向了美國經濟深陷衰退泥潭,可股市的走高卻表現得像是什么事都沒發生過那樣。
所以,這個市場是瘋了么?
為什么這次不一樣?
自從美股在3月份進入自由落體的暴跌之后,所有的市場參與者都會說,美股的泡沫破裂了。10天四次的熔斷,就連巴菲特老爺人家也沒見過如此景象。
美聯儲的寬松計劃也并沒有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反倒是每一次的政策出臺都會引發一輪又一輪的拋售。因為,在被恐慌情緒所籠罩的市場之中,每一次的政策出臺都被市場解讀為:美聯儲一定是為了對沖投資者不為所知的風險,才會出臺如此重磅的政策。最終,選擇了恐慌性的拋售。
同時,對比2008年的金融危機可以發現,當前的政策環境比2008年更加寬松。不僅美聯儲使用無限量QE(量化寬松)政策,并且,美國財政部也提高了赤字上限,從而形成了貨幣、財政雙寬松的局面。
2008年的時候,僅有美聯儲處于政策寬松周期,財政部則是一個緊縮政策。寬貨幣,緊財政,最終使得美股花了4年時間才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
因此,現在美國貨幣和財政的雙寬松局面下,市場充斥著流動性,不像2008年。當時,美國金融機構基本處于破產邊緣,例如貝爾斯登被低價收購,雷曼倒閉。也就是說,危機是從美國金融機構內部爆發的,而這些投資銀行卻又是金字塔最頂端的金融行業。所以,2008年美聯儲救市的錢,實際上是給那些瀕臨倒閉的金融機構輸血搶救的機會,金融機構并沒有把大部分的錢重新貸出去,使得市場低迷了很久。
現在,大部分金融機構抵御住了新冠疫情的沖擊,盡管很多銀行報表不佳,但那些都是為了未來的大額計提做準備,更多是一種財務上的技術性操作。所以,當前的金融機構準備金充裕,市場流動性也遠遠好于2008您金融危機。
科技股的大漲的背后:資產荒
由于疫情對實體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之后,基本面并不支持美國經濟出現V型復蘇。
在各個行業比爛的過程中,科技股的優勢更加集中,也是業績確定性最強的品種。加上,美國國債收益率處于0.5%的水平,使得資金成本極低,在沒有優質資產可投的情況下,資金被迫趕入股市,追求收益。這時候,科技股無疑是最受投資者喜愛的標的。
計算機和技術裝備的資本開支對比
從上圖也可以看到,科技行業的資本開支明顯高于傳統企業,這也說明了資金從傳統企業開始轉向了科技行業。
可是,蘋果本質上是一個消費股,為何也在這一輪行情中,表現如此突出呢?
這時候就體現了一個龍頭溢價的能力。就算蘋果本質上是一個消費股,經濟封鎖造成手機的庫存累積,并且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使得蘋果新款手機不得不延期發布。
不過,也正是在行業處于下行周期中,龍頭的議價能力會有明顯的提升,特別是air pods pro等穿戴設備的高增長,以及線上銷售的優勢,讓整個消費電子領域依舊是蘋果一家獨大的局面。
蘋果最近也在線上流媒體開始發力,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已經通過Apple tv放送。因此,在疫情期間,投資者押注蘋果的業務表現將比那些小規模的競爭對手更好,一些投資者更是把蘋果股票當做一種避險資產。
因此,場外資金都等著的是,蘋果只要敢跌,他們就敢買。
那么,市場瘋了么?
考慮到流動性如此泛濫,市場有其合理性,但又顯得比較荒謬。
高盛的報告顯示,標準普爾500指數已回到疫情前的高位,但支撐價格的基本因素已發生顯著變化。股價不僅反映了預期的未來收益流,還反映了利潤的折現率。無風險利率的大幅下降,部分解釋了為何盡管預期收益被下調,但股市表現如此之好。總體而言,股票風險溢價上升,但債券收益率下降意味著權益的有效成本不變。未來,權益風險溢價的下降將超過債券收益率的上升,且對每股收益的預期高于市場預期,標普500指數將在年底前升至3600點(上漲7%),先前的預測是3000。
高盛的預測
從估值角度來看,標普500目前遠期市盈率為24.5倍,上一次達到這一水準還是20年前互聯網泡沫時期。一些人擔心疫情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仍有太多不確定性,難以證明這些估值的合理性。
“許多可能的好消息已經被市場消化,估值開始顯得過高了,”Nuveen資深投資組合經理Bob Doll寫道。
資管巨頭GMO的James Montier認為,美國市場已經消化了所有可能的好消息,從基本面來看上漲空間極小。也許有人會爭辯說,這一切都是關于美聯儲的,然后喋喋不休地談論“流動性創造” ,但當標普指數在2016年至2020年的4年里飆升時,這種觀點的支持者卻沒有發表意見,這4年里,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不是持平就是萎縮。
同時,美國無論是名義通脹率還是核心通脹率都大超市場預期,表明美聯儲這一次放水還是起到了非常大的效果,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美聯儲瘋狂印錢后,不能像過往那樣實現危機轉移了。
歷史中,美聯儲應對危機的唯一手段就是印錢,但通脹率在這幾次危機處理中保持溫和狀態。可是,這一次的超預期跳漲,說明商品供給開始出現不足。
以前,由于中國源源不斷地給美國提供商品出口,美國可以很好的通過美元地位,把資本矛盾轉移到海外,同時,又通過進口中國的商品,拉低物價,使得物價水平保持一個比較低的位置,從而形成高增長,低通脹的錯覺。
如今,隨著中美之間再起波瀾,美國已經不再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美國通過關稅阻斷了國內商品供給到美國,并且導致美國商品都要更貴,從而開始反噬美國經濟。考慮到經典的美林時鐘,其對于通脹的看法是,通脹無牛市。
因此,現在的美股市場的確算得上比較瘋狂了,如果流動性開始出現邊際收緊的時候,記得坐在離出口更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