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2020年二季度基金報告披露完畢,一個也許為不少基民忽略的隱患正浮出水面:公募基金的配置集中度又提高了。
參考民生證券發布的報告,配置風格上公募基金繼續向科技消費集中,具體表現為二季度防御板塊倉位繼續大幅下降,成長、消費倉位明顯提升——成長、消費、防御、周期板塊配置比例分位為33.3%、46.3%、10.8%、9.6%。
再來看招商證券研報中的二季報行業動向分析:TMT和醫療保健占比明顯提升,目前已分別高達28.31%與19.94%,其中醫療保健占比目前已經達到歷史次高水平,僅次于2014年1月的20.68%。
你可能會問,這算啥風險隱患呢?別急,請接著看。
我們常說,買基金應該遵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建立一個基金組合。但是,公募基金配置的集中,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基金賺的可能是同一類錢,而考慮到盈虧同源的原理,一旦市場風格發生較大的變化,這些收益來源一致性較高的產品會出現齊頭并跌的情況,也就是說,投資的風險并沒有因為購入基金數量的增多而降低。
基金買的多,風險卻未必分散
在開始今天的論述之前,請允許小編引入一個概念:相關性。
啥是相關性?說白了就是基金走勢長的像不像,用圖來說可能更直觀。
1. 如果兩只基金的走勢長的很像,和雙胞胎一樣,那我們就可以稱這兩只基金為“正相關”:
2. 如果兩只基金走勢長的完全相反,跟照鏡子一樣,那我們就可以稱這兩只基金為“負相關”:
3. 如果兩只基金的走勢感覺沒啥關系,那我們就可以稱這兩只基金為“不相關”:
那么相關性對基金組合有什么影響?來看這張表:
發現了嗎,如果兩種資產相關性較高,波動并不會分散太多,甚至還會加大;如果兩種資產相關性較低,組合的波動就被熨平了。
理解了相關性這個問題,我們就很容易理解以下這個現象:晨星公司曾經做過一項研究,隨機選取1只到30只不等的基金建立不同的組合,并且不斷更換組合中的基金,計算出5年的波動率,結果如下:當組合增加到7只基金以后,波動程度沒有隨著基金個數的增加出現明顯的下降,這說明市場上的基金看似數量眾多,但內部同質化程度并不低。由于這種同質化的存在,通過持有多個基金建立組合試圖平滑波動的預期可能無法實現。
圖片來源:Morningstar,《5 star strategies for success》
所以,在有意識地把雞蛋分撥給不同籃子的同時,還要告訴自己,籃子和籃子之間,先看負相關,再來說數量。
風險分散的基金組合應該怎么建?
一個優秀的基金組合應該長啥樣?其實達里奧給過我們一些點撥。參考下圖,只有找到相關性較低的不同資產,才能真正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圖片來源:《原則》
達里奧這張圖,我們舉個例子:
假設我們組合現在有一只股票基金,如果我們繼續買入10只的股票基金(股票基金之間的相關性約為60%),你能降低20%的波動率水平,但也只能降低那么多了;但是,如果我們往股票基金加入1只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相關性為0),我們就可以降低30%的波動率,如果我們能在市場上找到15個相關性為0的產品,我們就可以降低80%的波動率。
當然,當下的A股市場,我們可能并沒有那么多相關性為0的產品,不過,從風險分散的角度,小編仍然希望給大家一些小建議:
1. 在自己的基金組合中加入不同類別的基金,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股債搭配,因為歷史上絕大多數的時間中,股票和債券資產都不是正相關。
2. 選擇偏股基金時,關注基金經理的收益來源(其實也是風險來源),對持倉風格不同的基金進行組合搭配。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基金經理,在構建組合時已經秉承了“風險源分散”的理念。比如,中泰開陽價值優選混合(007549)的基金經理田瑀曾說過,他會關注組合品種的不相關性,將持有的個股盡量做到風險源的多樣性,即組合中的這些產品,不會因為同一個風險表現出相同的波動,以此盡可能平滑組合的波動、控制回撤。
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有風險,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鸸芾砣斯芾淼钠渌鸬臉I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者投資基金時應認真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鸸芾砣颂嵝淹顿Y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請投資者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