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小散,是指能在基金上投資5萬之下,基本就靠每個月工資結余的一部分進行定投的。也就是收入來源靠工資,每個月交了房租房貸信用卡吃飯錢老婆孩子生活費之后,還能狠心拿出來1000-2000元左右的真小散,因為錢少,所以其實更希望基金投資能賺錢,也更希望能風險盡量小、回撤盡量少,吃肉時候能跟上來一口、挨打時候至少不是頂在最前面被打最慘的那個。
先說自己的基金組合和后續操作想法(場外主動基金+場內ETF):
場外主動基金組合:占比18.38%,主要是藍籌加部分港股。計劃是周一調倉,更替下更積極的主動基金,爭取能獲得更多超額收益。平時就上證累跌2%看手頭有多少錢選擇加倉,其它時候趴著。
華寶可轉債基金:9.33%,盈利中,中間減持過一次,看中純投資可轉債,算過股票之外的補充。不準備加倉了,下半年債市看各位大V分析似乎也沒啥大機會,而且目前14%盈利我也很滿意,最開始時候計劃的是5-8%,超預期了。
方正富邦保險主題指數:16.73%,6月底最高虧損15%,7月第一周最高盈利15%,昨天盈利1%,博的是保險估值回歸,暫停定投了,等著回歸。
嘉實全球互聯網人民幣:10.04%,主要是美股、港股、創業板的互聯網公司,就是沒蘋果……也沒定投了,猶豫啥時候減倉一部分,畢竟又被高盛恐嚇納指要跌40%,好怕怕。
易方達消費:10.46%,蕭楠的,選中時候就是為了白酒++格力美的。目前盈利35%左右,但相對消費指數還略有跑輸。周末考慮下,是不是周一時候換為另外一套更積極、超額收益多的主動基金組合。
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10.07%,葛蘭的,持倉盈利最大的,最高74%收益,7月被打回去最低60%,昨天回到了70%,不知道年內有沒希望過100%了。也沒加倉了,但暫時也沒減倉計劃。
剩下就是場內,算是科技醫藥這條線的吧,科技龍頭ETF、新能源ETF、芯片ETF、創50ETF、科創新華、創新藥,加上做網格的中信互聯ETF、底倉等二波牛市的券商ETF,加起來24.99%,都沒虧,但也暫時沒打算加了,等大跌再說。從我自己選基金、拿基金角度來說,水平一般般,運氣好選中了幾個跟對了組合還算滿意,至少上半年主動基金組合24.9%收益很滿意,年初計劃的是今年10%就開心了。要知道根據數據統計,主動基金經理能5年以上、甚至10年保持年化收益率10-15%以上的,已經是行業最出名、最頂尖的那一撥人了,收益可能當年不夠猛,但勝在持續穩定掙錢。
我自己總結經驗:
1、可以多看不同大V的組合,尤其是看他們的思路、選擇的理由、基金的持倉,最重要的是你認同與否。不認同,你會猶豫是否買,買了也會猶豫是否持續跟。重點是學習他們是怎么從幾千只基金中篩選出來組合的,創建組合的目的是什么。
2、因為錢少,其實相對應該更集中一點,我這個做得有點分散了,導致其實資金分散定投幾個之后,每塊都沒分到太多錢,于是漲的好的還是會遺憾。選擇自己相信的風向,比如科技+醫藥,或者消費+科技,或者xx+xx,少而精,集中投,盡量最大化收益。
3、如果認同今年到明年都有一個牛市預期,其實買指數不會差,至少是個平均數收益,而且不用擔心某個板塊估值過高的擔憂。選不來場外基金,或者覺得場外主動基金費率高,不如就場內買個滬深300、創業板ETF,找個日交易量大的、費率相對低的,拿著。
4、牛市對散戶來說是心情激動,但賬戶可不一定激動,選錯股一樣吃虧挨套,比如我的黑四類領頭中建、保險基金。不是有說法:牛市才是散戶最大虧錢時間。承認自己是散戶、是炒股小白、是普通人,為何不支付個2%不到的服務費給優秀的基金經理,去賺取年度可能15%左右的收益呢?算下來還能有個13%凈賺,很穩當啊。
5、選基金,不要頻繁換倉,追漲殺跌看哪個最近熱門就追。一是你追的可能是短期高點,能不能扛過后面的回調期(年初追芯片的我,扛到年中才走回來開始盈利);二是如果多次追高點回調賣了再換,算上手續費虧損也不小的哦。
基民為啥不賺錢,因為拿不住啊。你要信他,就跟他長情以待,就如和自己的老公、老婆一樣,相濡以沫求得是長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