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老鼠倉”其實和大家想的不太一樣,經常看到一些小伙伴質疑基金凈值,認為漲幅有被“偷吃”,然后給基金冠上“老鼠倉”的頭銜。
但其實基金凈值和基金估值有誤差這很正常,和“老鼠倉”一點兒關系也沒有!
基金的凈值為什么會比估值少?
基金的估值是根據已經公布了的基金持倉來計算的,但實際上基金的持倉是一個季度公布一次,基金經理會根據行情適當調倉,實時持倉不會公布。
也就是說咱們平時看到的基金持倉都是上一個季度的持倉情況,并不是實時的。平臺計算基金估值也是根據上一個季度的持倉來計算的,因此和實際凈值會有一定的誤差。這是正常現象!
基金凈值會被偷吃嗎?
不會!!!
凈值的計算和公布需要遵循相應的流程,有對應的監管制度進行監管,凈值并不是基金公司說是多少就多少,基金漲了1%,基金公司報0.8%,這種現象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發生的。
“老鼠倉”是什么 ?
“老鼠倉”取自諺語: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具體指莊家在用公有資金拉升股價之前,先用自己個人(機構負責人,操盤手及其親屬,關系戶)的資金在低位建倉,待用公有資金拉升到高位后個人倉位率先賣出獲利。
通俗的說就是基金經理先用私人賬戶買入某只股票,然后再利用基金賬戶大量購買該股票,等該股票價格漲起來的時候,再把私人賬戶中的股票賣出,從中獲利。
這樣就使得基金資金被套,如果沒有更多的資金進入到該股票,基金資金就很難獲利而出,從而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這種徇私舞弊的行為是被法律所禁止的,只要發現都將被嚴懲!不過還是會有極少數基金經理會被利益所蒙蔽,以身試法。每隔一段時間總會以新聞的形式出現在大家的面前。
雖然“老鼠倉”屢見不鮮,但大家也不必太擔憂~
現行監管制度以及相關法律在不斷完善,大數據抓老鼠,一抓一個準!相信這種現象也會越來越少的~
出現“老鼠倉”的基金一般以主動型的股票基金和偏股混合基金較多,像被動投資的指數型基金幾乎是不會出現“老鼠倉”的。
原因很簡單,指數型基金都是根據有“模型”的,直接按比例購買相應的股票即可。
因此指數基金相比起主動型基金透明性高,也不受基金經理個人能力的影響。
基金管理相對更簡單,因此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用比主動型基金也更低一些~
投資人想要獲利操作上也很簡單,低估買高估賣就能獲利。
以滬深300指數基金為例,它是以滬深300指數為模型的,不受基金經理選股能力影響,直接一鍵購買300只藍籌大盤股。
由于指數原則上是每半年調整一次,因此估算的漲跌幅與實際漲跌幅誤差很小。
當然并不是說主動型基金有“老鼠倉”的風險就不值得被投資了,畢竟“老鼠倉”是極少的,監管在不斷完善,咩咩也相信大多數的基金經理是不會去以身試法的!
絕大多數的基金經理都有職業道德和操守,很多主動型基金的業績也是十分優異的,仍然值得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