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資產、總負債
對于公司來說,總資產主要包括公司注冊資金、未分配利潤和各種公積金等等,類似于家庭的總財產。總負債包括銀行貸款、應付工資和各種應交稅費等,類似于家庭的總開支。
一般情況下,家庭總財產減去總開支的結果越大,說明這個家庭的經濟實力超強,因此,每股凈資產越高,公司的經濟實力也就超強。如果公司國經營不善而導致破產,那么每股凈資產則代表著股東能得到多少賠償。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又稱股票賬面價值,它可以理解為上市公司每股股票所包含的實際資產價值。
總的來說,用公司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得到的凈資產除以股票總股數就是每股凈資產。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 (EPS),又稱每股稅后利潤、每股盈余,指稅后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收益通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據以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
每股收益=利潤/總股數
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
市凈率
股票的市場價格往往高于每股凈資產,所以我們可以用兩者的比率來判斷股票的投資價值和風險,股價除以每股凈資產,這個指標稱為市凈率。
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只股票的市凈率越低那么它的投資價值就越高,這也就意味著它的風險越低,當然具體去衡量股票價值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成長性等很多方面,所以不能單純看每股凈資產或者市凈率。
市盈率
Priceearningsratio,即P/E,也稱“本益比”;Priceearningsratio,即P/E)也稱“本益比”
理論上的計算方法是每股股價除以每股收益,但是股價/每股市盈率=總市值/凈利潤,通常為了方便就用當前總市值除以一年的總凈利潤來計算,是反映該股票估值水平的重要指標。根據計算時采用的不同方法,可以分為:靜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動態市盈率。
市盈率(靜)
靜態市盈率,簡稱PE LYR,計算方式:當前總市值除以去年一年的總凈利潤。但是這種方法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如果說2018年3月想要參考PE的時候,很有可能出現這家公司年報還沒更新出來(年度報告由上市公司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編制完成),那么我就無法得知2017年的總凈利潤了,數據還是需要統計的,所以一般的炒股軟件都是以2016年的數據來填充。那么就是說,大家看到的是市盈率(靜態)=2018年3月的當前總市值/2016年的總凈利潤,時隔兩年,這種誤差可想而知!所以就有了PETTM。
市盈率(TTM)
滾動市盈率,簡稱PE TTM,計算方式:當前總市值除以前面四個季度的總凈利潤。“去年一年”和“前面四個季度”有什么區別,我就不需要多加解釋了,簡單點想就是PETTM要比PELYR更加準確一點,數據來得更新一些。那么PETTM就是我們常見的PE(動)嗎?很肯定地說“不是”,這個教滾動市盈率,區別等等下面講PE(動)的時候你就知道了。一般PE TTM用在比較嚴謹的期刊、研報等地方,講究數據的準確性,不用PE(動)的原因也就是其中的計算數據是“虛”的。
市盈率(動)
動態市盈率,簡稱PE(動),計算方式:當前總市值除以預估今年全年總凈利潤。注意這個“預估今年全年總凈利潤”,說得難聽點這就是“虛”的,這個數據具體怎么來的也不得而知,總是會有他的一套計算方式,據說是以6個月內券商預測的凈利潤取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