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生活中,選擇是一次機會,同時也是讓人頭痛的事。因為有選擇就會有放棄,如何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更是一門學問。日前,央行給曾經貸款買房的人送來了一個選擇的機會。
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央行規定,未來個人房貸利率將不再由基準利率決定,而是改由LPR市場報價決定。央行要求各商業銀行原則上在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LPR貸款切換工作。規定稱,個人可以選擇浮動利率,即未來房貸利率隨LPR報價浮動。也可以選擇固定利率,也就是未來房貸利率按當前的利率固定不變。不過機會只有一次。個人究竟如何選擇,是浮動還是固定?
理性的選擇當然不能拍腦子決定,個人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才能做出最優選擇.
首先考慮的是風險的變化。
這次LPR轉換帶來的最大變化是改變了絕大部分房貸人的風險。在專業的投資者眼中,風險指的是波動性,波動越大,風險就越大。
我們先來看看利率是如何波動的。過去個人房貸由基準利率決定。有的人房貸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打7折,有的85折,也有的上浮10%……基準利率就像一個杠桿,撬動每個人承擔的實際利率。當基準利率上漲一百個基點時, 上述三種情況的購房者實際承擔的房貸利率會相應上漲70個基點、85個基點、110個基點。
當完成LPR利率轉換后,市場上LPR利率上漲一百個基點時,過去個人房貸利率無論是打折的還是上浮,都將是上漲100個基點。過去享受7折利率優惠的個人此時比過去多出了25個基點,享受85折利率優惠的個人則比過去多出了15個基點,而上浮10%的利率的個人則減少了10個基點。
可見,對過去房貸打折的個人而言,其波動增大風險提高了;而對房貸上浮的個人而言,風險則下降了。也就是說,過去房貸利率有打折的客戶,完成LPR利率轉換后,如果遇到降息,將比過去更劃算,如果遇到漲息,利息也將比過去漲的更多。而利率上浮的客戶則剛好相反。
其次考慮的是未來利率的走勢。
利率的走勢分為長期走勢還是短期走勢。長期利率走勢是無法預測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經濟周期的冷熱變化,長期利率走勢將像波浪一樣隨之下跌和上漲。
考慮長期利率的走勢,就像給猴子喂果子,如果早上吃3個果子晚上就吃4個果子;如果早上吃4個果子,晚上就只能吃3個果子。你現在趕上了降息周期,以后也會遇到加息周期,遇到了加息周期,之后也會碰到降息周期。
短期利率的走勢相對長期利率比較好判斷,隨著疫情給經濟造成的影響,市場上對降息的預計也隨著加大,從短期看,利率水平會進一步走低。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房住不炒政策的影響下,個人房貸利率下降空間有限。
有觀點認為,個人可以先選擇浮動利率,享受降息的好處,如果遇到加息周期,可以通過提前還款規避加息風險。進行這種操作還需要考慮的是房貸對個人所得稅的影響。目前的稅收政策是,房貸利息可以抵減個人應納稅所得額1000元。如果加息對月供的影響金額沒有超過個人所得稅的減免額,提前歸還貸款其實并不劃算。
寫了這么多,在進行次LPR轉換時,具體該如何選擇呢?
筆者認為,如果你的貸款期限在5年以內,你就選擇浮動利率,享受利率下降帶來的好處。如果5年內遇到加息,當加息對月供的影響超過個減免的影響時,就可以選擇提前還款。
如果你的貸款期限超過5年,而且享受了房貸利率折扣,假如你是風險的愛好者,可以選擇浮動利率,如果你是風險的厭惡者,就選擇固定利率。如果你的利率有上浮,則反之。我是風險的厭惡者,你考慮清楚了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