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重要的賺錢手段之一,也是快速致富的重要方式。那么想要投資,長遠的目光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少人通過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賺取利潤,也有人通過購買房子,坐等房價上漲達到“錢生錢”的目的。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大部分人認為,投資還可將錢存進銀行,不僅在規定時間內可領取利息,而且安全性很高,何樂而不為呢?

眾所周知,中國五大行“中工農建郵”。它們在眾多人眼里,是最不缺錢的機構。而且五大行背后有著央行這位“大佬”在管理,縱然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老百姓最信任的投資機構莫非就是銀行。但是,銀行真的沒任何風險么?你可否想過。銀行如果因為經營不善,其實也會面臨倒閉,那么倒閉后儲戶的錢還能不能取回來?我們不妨看看以下的案例,有些錢可以拿回來,有些錢一概不賠。國家關于賠付的問題,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儲戶們不妨了解一下。
美國世界級銀行“雷曼兄弟”也有倒閉
美國“雷曼兄弟”1850年創立,曾被《商業周刊》評為最佳投資銀行,并且也是全球最具實力的股票交易商之一。原以為可以風光一世的銀行,卻被一場無形的危機瓦解。
當年美國遭遇次貸危機,導致整個房產業泡沫瓦解,造成美國房價下降到之前的20%,房價跌損整整4成。而過分依靠房產抵押整卷的“銀行業巨頭”也受到巨大的沖擊。2008年9月,“雷曼兄弟”,總債務高達6130億美元,最終宣布破產。除了這家“世界級”銀行倒閉外,我國歷史上也有銀行因經營不善走向滅亡。
中國首家倒閉銀行
“海南發展銀行”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倒閉的,早在1995年,海發行以16.77億元人民幣注冊成立。海南當時的“炒房”市場一夜之間崛起,當地不少信用社以及各種金融機構,以“高利息”吸引客戶存款,以至于籌募資金,甚至有的人還將資金投資房產業。
當地產業的紅利時期漸漸褪去,1997年大量的信用社陷入危機,當時28家經營不善的信用社一并納入海發行。此后海發行宣布“對于儲戶來說,一律按照央行規定的基準利率兌付”。這樣一來,眾多不滿的儲戶開始對海發行發起“進攻”,大規模的兌現導致海發行瞬間陷入危機。為了化解金融風險,國務院讓央行出資30多億“拯救”無果后,當機立斷宣布關閉海南發展銀行,于是就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倒閉的銀行。
存款還能要回來嗎?
看到這里,也許不少人會產生一個問題:當銀行倒閉時,存在里面的錢還能取出來嗎?答案是肯定的。為了保證儲戶的存款安全,國家2015年出臺《存款保險條例》。根據條例中的相關規定,如果銀行倒閉后,存款保險將會實行限額償付。
簡單來說,就是儲戶的錢在同一家銀行內,所有存款的本金加利息總和不超過50萬元的,將會由中國人民銀行監督保險公司全額兌付50萬。假如超過50萬的,最多也只能賠付50萬。同時,并不是所有的錢銀行都會賠償,人們要注意以下幾點“盲區”。
這3種情況一概不賠
存款丟失:根據《存款保險條例》相關規定,因為經營不善破產導致儲戶存款損失的,銀行需要賠付。而存款丟失則是銀行內部管理的問題,儲戶需要自己負責,且可借助其他渠道維權。
理財產品產生虧損:2018年銀保監會和央行先后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和《關于進一步明確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規定理財產品不屬于存款范疇內,所以對于自愿購買理財產品的,盈虧均需自負。
銀行代售的理財產品虧損:對于這種情況銀行不需要賠償,用戶只能找發行方協商解決。
綜合上述,可見銀行不一定是最安全的理財場所。大家無論是存款,或是購買理財產品都需慎重思考。畢竟每種投資都存在風險,謹慎為好。通過上述的《存款保險條例》,大家知道怎么存款了嗎?如果手上超過50萬,小編建議大家可以尋找多家銀行進行存款,將風險降到最低。
總而言之,國有銀行背后的力量很強大,必然不會輕易倒閉。但商業小銀行就不一樣,假如因為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鏈出現問題,那么隨時崩盤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大家理財投資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最后,對于銀行破產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