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人人都離不開金錢,金融知識對于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你要不投資不理財,但有些金融知識和思維你必需懂。
一、金融的本質
首先,什么是金融的本質,可以三句話概括:
1、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
2、“信用”、“杠桿”、“風險”
3、為實體服務。

金融是天使,它可以幫需要錢的人弄到錢,也是魔鬼,它讓有錢人更有錢,窮人更窮。
金融的本質說穿了就是: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銀行、保險、證券、租賃都是如此,老百姓把錢投進去,為有錢人或缺錢人融資)
金融以增值為目標、以杠桿為手段、以信用為基石、以風險為邊界,這四點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大的動作系統。
但是別忘了金融說到底是為實體服務的,可以天馬行空,但不能虛無縹緲,金融的本質是實體產業的投射在天上的影像,必需踩著實體的節奏。比如,企業的盈利能力必需大于負債速度,融資平臺的投資收益率必需大于給客戶的利息,銀行的放貸一定要在你的承受能力之內。
金融一旦脫離實體節奏,就會進入泡沫階段,現在我們就面臨這個問題。鄧小平說: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全盤皆活。

二、金融的4種角色
金融的本質就是錢生錢,這種邏輯將世界變成4種角色:
第1種:我有錢,我要把我的錢變成更多的錢。(資本家)
第2種:我沒錢,我可以幫有錢人把錢變成更多的錢。(銀行、投資機構等)
第3種:我沒錢,我可以把我的想法變成錢。(創業者)
第4種:我沒錢,誰給我錢,我就幫他掙錢。(打工者)
三、金融思維
你可以不投資不理財,但是你必需要有金融思維,比如如今天價的房子,如果當年你不是只把它看成房子,而是看作一種金融產品,那么相信你就不會迷戀高曉松的那句“不買房、買夢想”的鬼話了。
可能未來我們的每一件物品、每一項服務、每個企業,都有可能變成一個金融產品,然后對其進行金融運作,比如電影的金融化,當你在看電影,別人卻在賭票房。

什么是金融運作?就是推動資金流入最有效率的國家和地區、最有效率的產業、最有效率的企業、最有效率的項目、最有效率的個人、從而實現資本的增值和擴張。正在全面金融化的今天,一定要讓自己的資產通過并購、基金、投資、入股等迅速滾起來,這一輪資產的金融化,在泡沫破滅前就是中國的下一輪紅利!
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必需轉變你的金融意識,你的房子、車子、股票、收入等都是你的金融工具,你的目的不是擁有它們,而是利用它們,通過更新、倒手、贖回實現增值,推高自己的高度,配置更多的資源。

最后,送大家幾句金融的至理名言:
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制,人類貧富差距過大根源是金融。
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有錢人手中。
當你還在靠勤奮獲得成功,那么你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比起窮這個弱點來看,丑簡直不值一提。
有些事不是努力就能改變的,50塊的人民幣設計的再好看,也沒100塊的招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