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不存在絕對的穩妥
監管層基本給出6%的分界線,比如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曾說過“保證6%以上回報率的就別買,那是騙子”;再比如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過“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假設收益率6%是安全的,那么騙子為什么不能把收益率放到6%呢?見招拆招嘛!系統bug是永遠存在的,只是用戶暫時沒有遇到罷了。
因此,重點不是理財產品收益率是多少才穩妥,重點是理財產品的發行主體和購買渠道——只有比較穩妥,并不存在絕對的穩妥。
如果某產品是國有銀行發行,且只能在國有銀行柜臺或官網渠道購買,那么他提供6%的理財收益就不安全了嗎?當然,在目前的市場利率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并不排除絕對的不可能,只是期限的長短罷了,比如去年一些民營銀行推出五年期6%的銀行存款,難道存款都不安全嗎?
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在6%以下的比較穩妥
穩妥的資產表現為債權資產,即持有到期具有固定的利息。而在理財產品中,主要資產配置債權資產的就比較穩妥,因為持有標的到期之后可獲得穩定的利息收入——購買理財產品,投資者是間接的持有對應的債權資產。
通常情況下,也只有主要資產配置于債券資產的理財產品才有預期收益率,否則收益率是不可預期的。比如主要投資標的為股票的,如何預期?
是否穩妥主要看理財產品的風險標識
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經驗不同,對穩妥的理解不同。比如較為極端的保守型投資者,那么他只能把錢投向存款和國債等無風險產品,連購買余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都可能覺的不穩妥,畢竟其并不保本和保收。
因此,對個體化的投資者而言,并不存在具體的收益率比較穩妥,要看產品的風險標識——風險表現為成本或代價的不確定性。
低風險和中低風險理財產品較為穩妥
每個理財產品都有相應的風險類型標識,從低風險到高風險分為5類。其中低風險產品,如余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它只限于配置貨幣市場(到期一年以內的債權),風險極低,即極不可能發生虧本;而中低風險表現為債券基金或定期理財,主要資產配置于有固定收益的債券,也就有相應的預期收益率。
而中風險及以上風險類型理財產品存在大部分的資產配置于權益資產,收益和風險不可基本確定,也就不表現為預期收益率——沒有預期收益率也就不穩妥。
因此,對于一般投資者而言(非極端的保守型投資者),低風險和中低風險理財產品是較為穩妥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