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指標基于報表數據,報表數據的真實性、時效性、可靠性是財務指標分析的基礎。
我們通過會計原理、解讀年報、三張報表分析方法的梳理,了解了報表數字背后的含義;為我們理解財務指標的設計原理和內涵以及應用打下了基礎。
財務指標體系分為: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等維度。
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是投資人最為關注的兩個指標,圍繞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數據展開;
償債能力是從流動性風險角度對企業的判斷,圍繞負債項目展開;
營運能力則是企業運用資產創造收入能力的體現,圍繞資產項目展開,是上述指標的基礎。
—1—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一家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反映企業的投入產出能力。即,企業投入了多少資源,產出了多少收益。圍繞利潤表數據和相關資源展開。
但利潤表存在一些問題:
1、利潤表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編制的,營業收入和利潤有時候只是代表一項收款的權利,與應收賬款對應;短期內利潤表數據很容易調節,因此我們往往采用5-10年的數據來進行分析,并通過現金含量來驗證利潤含金量;
2、企業的經濟活動包括,經營、投資、籌資三項;對于絕大多數企業而言,經營活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更強一些,也更容易預測,因此我們對利潤總額進行拆解,通過經營活動凈收益占比數據,來驗證盈利質量。
因此,在傳統盈利指標的基礎上,我們增加了收益質量和現金流量兩個維度進行驗證,可以較為完整的反映企業真實的盈利能力。
下圖為盈利能力指標體系,我們逐一進行分析:

(一)盈利能力
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反映每1元銷售收入扣減生產成本后還有多少盈余可以用來支付企業運營費用并最終形成收益。毛利率,直接決定了企業在銷售和研發方面的投入空間,是判斷企業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另外,毛利率異常也常常是識別財務舞弊的重要指標;我們一般通過企業毛利率變動趨勢以及與同業企業的對比來進行分析判斷。
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100%
由于合并報表營業收入(包含歸屬少數股東的部分),因此“凈利潤”往往也采用全部凈利潤(即包含少數股東損益)。
期間費用率=(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研發費用)/營業收入*100%
反映企業期間費用的利用效率,還可以將期間費用的各項構成分別與營業收入進行對比,判斷其利用效率。如: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
凈資產收益率ROE=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凈資產收益率,就是我們作為上市公司股東,所獲得的收益率。是非常重要的財務指標,我們后面講解杜邦分析時會詳細闡述。
凈資產收益率有多種口徑的計算方法,常見的有:
1、凈利潤/平均凈資產
2、凈利潤/加權平均凈資產(公布值)
3、凈利潤/期末凈資產
4、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平均凈資產
5、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加權平均凈資產
6、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期末凈資產
總資產收益率ROA=凈利潤(含少數股東損益)*2/(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100%
總資產凈利率反映企業利用全部資產獲利的能力。本指標的“資產”是合并報表的總資產(即包含歸屬少數股東的權益),因此“凈利潤”采用全部凈利潤(即包含少數股東損益)。
(二)收益質量
企業的經濟活動分為經營、投資、籌資三類;收益質量,實際上是通過對企業利潤構成的分解,從而判斷企業獲利能力的可持續性。
我們把“利潤總額”分拆為“經營活動凈收益”、“價值變動凈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三類,并通過各項數據與利潤總額的比率來判斷收益質量。
1、經營活動凈收益/利潤總額*100%
經營活動凈收益(一般企業)=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成本;
“經營活動凈收益”是企業生產經營收入扣減生產成本和運營成本后的盈利,反映企業實體經營的獲利能力。
2、(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投資凈收益+匯兌凈收益)/利潤總額*100%
“價值變動凈收益”包括投資凈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匯兌凈收益,反映企業投資獲利水平。“價值變動凈收益”的發生額取決于被投資公司的收益質量、證券資產的質量、國內外金融市場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確定性,可持續性較差。占比越小越好。
3、 (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利潤總額*100%
“營業外收支凈額”即“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的差額,是企業實體經營之外發生的收入和費用。除政策性因素外(稅收返還、政府補貼等),其發生額不具有可持續性。占比越小越好。
(三)現金流量
收現比=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
反映企業現金回收速度的指標。
銷售現金比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營業收入
反映每元營業收入得到的凈現金,評價企業獲取現金的能力。
歸母凈利潤現金含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歸母凈利潤*100%
作為上市公司股東每股收益的現金含量
—2—
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用來評價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
一方面,我們要分清債務的結構和規模,有息負債往往強制性最強,需要格外注意,康得新和東旭光電都是因為在公開市場發行的債券違約引發財務危機;
另外還要搞清楚用什么來償還,償債能力指標的設計也是基于這兩個邏輯。

(一)償債能力指標
營運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凈額)/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有的采用: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他流動資產
速動比率替換相應數值。
強烈吐槽一下,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在教材中經常出現,但是這兩個比率幾乎沒有實際意義,如果真的用來判斷償債能力,也許早就已經死了800回了。由于教材中,甚至是某些財務分析的文章中經常會出現,這里還是列一下公式,了解即可,沒有應用價值!
現金比率= (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流動負債合計
反映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
現金到期債務比=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應付票據)*100%
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
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利息費用
反映每一元利息費用有多少倍的經營現金凈流量作保障。
現金帶息債務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帶息債務
反映公司償還帶息債務能力的指標,帶息債務往往不能展期,必須到期償還。
(二)資本結構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資產
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是常用的指標。
產權比率=負債/所有者權益
產權比率,也叫作債務權益比率,是衡量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之一。
權益乘數=總資產/所有者權益=1/(1-資產負債率)
權益乘數表示企業的負債程度,權益乘數越大,企業負債程度越高。這個指標重點記一下,因為杜邦分析中會經常用到。
—3—
營運能力

企業經營實際上是利用資產創造利潤的過程,盈利能力是企業對資產運營的結果,一般通過周轉率指標來判斷企業資產的營運能力。
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2/(期初應收帳款凈額+期末應收帳款凈額)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報告期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收現期越短,說明應收賬款的收回越快。
應付賬款周轉率=營業成本*2/(期初應付賬款+期末應付賬款)
反映應付賬款的周轉速度。反映企業占用上游資金的能力。
存貨周轉率=營業成本*2/(期初存貨凈額+期末存貨凈額)
存貨周轉率是衡量和評價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銷售收回等各環節管理狀況的綜合性指標。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
固定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收入/[(期初固定資產+期末固定資產)/2]
固定資產周轉率是營業總收入與平均固定資產的比值,反映企業運用固定資產賺取收入的能力。
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總收入/[(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流動資產周轉率是營業總收入與平均流動資產的比值,反映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速度快,流動資產利用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強。
總資產周轉率= 營業總收入/[(期初資產總計+期末資產總計)/2]
反映企業總資產創造收入的能力。
—4—
成長能力
企業未來的成長能力,與企業的戰略、經營息息相關,從財務報表層面,我們往往依據過往的業績變動趨勢來加以判斷。
常用的有同比增長率和復合增長率兩類。

同比增長率:計算公式為:(本期-上期)/本期
常用的有:營收同比增長率、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凈資產同比增長率、總資產同比增長率等。
復合增長率:計算公式為: ((本期/(N年前同期) )^(1/N) – 1)*100%
常用的有:營收復合增速、凈利潤復合增速……
—5—
杜邦分析
杜邦分析即通過因素分解法,尋找“凈資產收益率”增減變動的原因。并巧妙的將凈資產分為:凈利率(盈利能力)、總資產周轉率(營運能力)、權益乘數(償債能力)三個因素,將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有機的結合起來,綜合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

可見,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因素有: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財務杠桿率。
銷售凈利率:反映企業產品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總資產周轉率:反映企業資產運營能力的重要的指標。
業主權益乘數:反映企業的負債程度,權益乘數越大,企業負債程度越高。
通過三個因素的分析,可以清晰的得知企業盈利能力的驅動因素,是依賴差異化策略,利用高凈利率給股東帶來回報,還是利用運營能力提高周轉來賺錢,還是通過放大財務杠桿提高凈資產的收益率。
杜邦分析的價值就在于通過因素分解,找到影響企業盈利能力因素,并在進行細分。

由分解圖可以清晰的看到,ROE的最終影響因素會回歸到具體報表項目的分析上。ROE是綜合性最強的財務指標,反映企業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是財務分析的核心。
當然杜邦分析有很多天然的缺陷:
1、凈利潤中包含經營活動收益、投資收益、利息收入,并不完全是企業經營能力的體現。
2、凈利潤是屬于股東的,債權人無權分享,但總資產包含了股東權益和負債。
3、資產分為營業資產和金融資產,并非所有資產都和企業的營業盈利能力相關。
4、利用的是企業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數據,而體現企業生命力的現金流量信息沒有涉及。
5、杜邦分析往往針對短期財務結果,容易誘導管理者的短期行為,而忽視了企業長期價值的創造。
6、無法直觀體現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