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稅是國家對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一定時期內各種所得征收的一類稅收。在香港,所得稅又叫“入息稅”。一般認為,所得稅制度創立于18世紀末的英國,實際上,西漢末期王莽變發明了具有所得稅性質的稅種“貢”,要求對工商業者的純經營利潤征收10%的稅,自由申報,若有不報或所報不實者,沒收其全部收入。從稅收制度的構成要素來說,“貢”已經具備所得稅的特征。
我國現行稅制中的所得稅稅收包括企業所得稅、外國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三種。其中,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關系到普通老百姓的“錢袋子”,了解個人所得稅及其征收辦法很有必要。
2018年8月31日,我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獲得通過,基本減除費用標準調整為每年6萬元,即每月5000元以下不收個人所得稅,但3-45%的新稅率級距不變。實際上,個人所得稅一般實行累進稅率,即稅率隨個人的收入增加而遞增,低收入使用低邊際稅率,高收入者使用高邊際稅率;同時又實行標準扣除和單項扣除,扣除隨個人收入增加而遞減,低收入者扣除占收入比例高,高收入者扣除占收入比例低。通過累計稅率和標準扣除,實現累計征收、縮小個人稅后收入差距的目的。下圖是個人所得稅各級對應的稅率,共有7個稅率級距。
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分類征收,具體包括:工薪、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實行源泉扣繳與自行申報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繳。源泉扣繳指從個人所得的源頭(如企業)來進行扣繳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比如,小王月收入1萬元,“三險一金”專項扣除為2000元,起征點為5000元的情況下,沒有專項附加扣除,每月需繳納(10000-5000-2000)×3%=90元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