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理財的時代潮流的引領下,我們許多老年人也不甘示弱,浩浩蕩蕩地加入了理財大軍。但是在媒體上經常看到老年人上當受騙、血本無歸的報道,那么,老年人應該如何安全理財?老年人理財過程中又存在哪些誤區呢?
三要原則:
一要“穩”多數老年人理財的風險承受能力較弱,因此,理財需要首要考慮的就是本金的安全,在本金安全的基礎上再去追求相對高收益的產品。要想做到穩字當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理財產品的監管機構,一般來說,有金融機構監管的、固定類收益的產品更適合求穩的投資者。
另外投資理論中,有個資產配置的法則“100法則”,該法則用來確定投資者風險產品占投資總資產中的投資比例,即一個人可以投資的高風險產品比例等于100減去你的年齡。例如70歲的老人,我們建議老人投資相對高風險的產品比例為:(100-70)%=30%,這個法則也較為形象地告訴老年人投資要穩健為主。
二要“短”老年人在理財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理財的期限。由于老年人年事已高,患病或者發生意外風險的比例要比年輕人高很多,理財的精力也不如年輕人充沛,理財市場本身市場變化很大,所以我們不建議選擇封閉期限太長的理財產品,即便是期限稍長收益率更高,我們也建議老年人慎重考慮。具體來說,一般建議中老年人選擇3個月到一年半、最長2年期的產品為宜。
三要“分”老年人在投資理財過程中,應該注意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理財過程中的風險。舉例來說:如果投資類保本或類固定收益產品,可以選擇存款、國債、貨幣基金、銀行人民幣理財、信托等不同的理財工具;而如果投資浮動收益產品可選擇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陽光私募等不同的品種。
三不要原則:
不要輕信高收益日常案例中,我們經常看到上當受騙的都是從高收益開始。有不少非法集資類型的投資公司通過研究投資者貪圖高收益的心理,給出15%甚至2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來吸引老年人,使很多投資者不知不覺中忽略了投資本身的風險而上當受騙。
不要貪圖小便宜“免費”、“限量”、“贈品”、“促銷”,都是某些居心不良的投資公司吸引老年人慣用的伎倆,一些老年人由于“貪便宜”心理作怪,覺得錯過了“贈品”不合算,貪小心理造成上當受騙。要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理財防騙更要防貪心。
不要投資不熟悉理財市場日新月異,老年人可能很難有更快的反應力去分辨新的投資品種,“外匯”、“黃金白銀”、“海外股權”、“原始股”等等理財新名詞不絕于耳,但如果老年人并不了解或并不熟悉各品種的風險所在,甚至不了解該類產品的交易規則,那么一般建議,索性就不要去投資該類品種。
總體來說,老年人是個特殊的理財群體,已經過了涉足高風險賺錢的黃金期,還是要樹立安全理財的穩健觀念。參考以上的六原則,從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出發,防范和控制理財的風險,做到安全理財。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