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上流通的理財方式多種多樣,其中包括銀行理財,保險理財,股票,基金,P2P,信托等等。隨著社會財富增多,個人價值增強,我們的理財觀念也跟著世界發展而不斷完善。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市面上都有哪些理財手段來幫我們實現財富增值!
當前中國金融情況,最核心的金融機構大致分為四類——銀行、信托、保險、證券,稱為金融業四大支柱或者四駕馬車。其中銀行(含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等)3500多家,總資產約240萬億;保險100多家,總資產約16萬億;券商也有100多家,總資產7.5萬億;信托公司就68間,總資產約26萬億;
第一個當然是我們熟知的“存銀行”---把錢存進銀行,收利息。時不時參加銀行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風險厭惡型的人群(老一輩占大多數)會比較傾向于這種低風險,低收入的理財方式。目前這種由銀行收存款的理財規模大概在13萬億左右。
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去向一般是短期的企業融資(例如商業票據等),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這類資產可以劃分為現金類資產。投資門檻不等,若想享有收益的一般5萬起。
保險
其次的就是我們經常會接觸的“保險”。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方支付保險費,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從經濟角度來說,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保險的種類有很多,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工作后接觸的五險或七險,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理財方式。保險的本質功能是保障,投資只是附帶功能。而分紅險則起源于保單固定利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和市場收益率變動,風險在投保人和保險公司之間共同承擔。
基金
還有基金。按照基金類型的不同,投資者的錢被投向不同資產。基金的可投資對象覆蓋了以上銀行理財、信托、股票市場的大部分。基金分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公募基金
上述提到的多為公募基金,現規模約4.5萬億。其中,貨幣基金主要就是指存款。同時還有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
債券基金沒有固定的還本付息期限,投資者隨時進出。沒有預期收益率。一般百元起頭。總的來說,基金是普通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的理想工具,前提是有一個系統科學的規劃。
私募基金
和前面講的公募基金一樣,私募基金也是把錢交給基金經理管理,按照基金不同的投資方向策略進行投資。投資門檻和信托類似,一般百萬起。有較長的投資鎖定期(一般一年以上),期間不可退出,鎖定期之后定期開放退出(一般每個月開放一次)。其中,瑞幸咖啡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私募基金。
股票
股市風云變幻大家已經感受過了,不同于固定收益類投資,股市是動態的。長期來看,股民中7賠2平1賺的格局永遠不會變。滬深股市總流通市值約30萬億。
如果你是在企業首次發行股票(IPO)時認購,那么你的錢直接交給了上市公司;以后你是從其它投資者手上買入股票,錢并沒有進上市公司的口袋,但由于你獲得了股份,道理上來講你買了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資產。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理財方式。
P2P
P2P理財是最近兩年出現的最具潛力的理財模式。通過P2P平臺,借錢給有資金需求的企業或個人。一部分P2P借款人是滿足個人消費(例如裝修,車...)。另一部分是小額生意周轉。適合所有的投資者,且門檻非常低。期限多為幾個月到一年,投資方式靈活。約定收益率,目前一般是每年7~13%,高收益。簡單來說,就是網上借貸。
信托
信托的英文名叫trust,簡單來說就是:信任+托管
海外信托與國內信托不盡相同。國內信托主要目的在于融資,海外信托目的在于資產隔離。目前的信托規模大約在12萬億,與存款系統相當。信托產品即所謂的“影子銀行”,也就是資金需求方繞開銀行直接向投資者借錢——資金多數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某項目(例如拆遷)或者某企業的資金需求(例如新生產線)。
國內合規的信托產品最低起投點是100萬,低于此門檻的產品多為集資購買這種擦邊球的方式(也就是許多人把錢交給一個人去買)。期限一般是1-3年為主,中途一般無法退出。信托從本質上來說屬于高收益債(High Yield Bond),國內信托也叫垃圾債券,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方式。
過去,市場的不規范讓人有信托不會虧損的錯覺,是有錢人的存款系統。隨著投資環境的變化,這一預期被逐步打破。信托逐步回歸到債券投資中高風險、高回報的一端;而不是現在的低風險,高回報這種扭曲的位置。
P2P與信托其實沒有可比性,但是因為兩者享有同樣的高收益,所以普通大眾往往會把兩者進行比較。事實上,信托系統是一套獨立的金融系統,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相關法律法規都十分完善,很難出現像P2P一樣的暴雷現象。更加詳細的對比會在以后的推文中出現,希望讀者留意關注啦!
國內目前理財方式大概分為以上幾種,不知道哪一種才是你的日常理財手段呢?
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對目前的理財方式有了大致的了解。而作為一個現代人來說,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采用多方理財的形式來搭建自己的理財規劃,以實現最大的財富增值。不知道你是否也是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