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卡思數據(ID:caasdata6),作者:張木子,授權轉載發布。
2021的第一季度已落下帷幕,在過去的這個3月,B站有哪些新銳賬號趕上了這趟季末快車呢?我們一起來看。
從整體漲粉量來看,2月就沒有強勢出圈的賬號,而到了3月,整體漲粉量更是回落,未有破百萬漲粉賬號。而漲粉超50萬的,也只有兩個B站官方賬號和一個政務號,整體表現欠佳。
這說明,去年因各類營銷出圈的B站,在經歷了一個快速漲粉期后,2021年的漲粉量保持在了一個中位平穩的狀態,如還想達到去年的輝煌,可能需要再次通過出圈營銷事件激活。
從內容垂直分類看,知識類占據絕對霸主地位,以7人次入榜捍衛了B站“學習平臺”的新定位。而且B站知識區涉及的內容范圍也越發廣泛,從本次上榜看,就有動植物學、法律、兩性生活、專科教學、時事政治等多重領域賬號登榜,滿足了不同用戶的內容需求。
政務媒體和品牌賬號也上榜了近三分之一,可以看出,在B站不斷拓圈的過程中,其年輕化用戶及社區化內容的價值,逐漸受到官方政務、媒體及各大品牌的認可,他們開始扎堆在B站開啟賬號運營,并投入了大量精力制作符合B站用戶喜好的內容,勢必將開啟一場鏖戰。
除此之外,音樂類賬號首次大規模入榜,且呈現出來多種類內容百花齊放的態勢,有致敬經典的音樂現場推薦類,有老歌新唱的改編翻唱類,也有極具天賦的,其中上榜的兩位個人UP主都是中學生,滿滿的新聲力量。
政務、媒體、品牌
都在B站玩得不亦樂乎
3月18日,一則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的片段刷屏全網,“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楊潔篪主任擲地有聲的回擊讓萬千國人心神激蕩,也在全網引發了巨大討論。一時間,各類信息撲面而來,從新聞資訊類媒體,到各類社交軟件,再到各大長短視頻平臺,無一不被該信息席卷,體現了國人對此類事件的極高關注度。
如今,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及大眾傳媒的不斷發展,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越發方便快捷,對國家大政外交的關注度也與日俱增。而在青少年用戶聚集的B站,這一代年輕人也同樣對國家大事抱有十足的熱情。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2月22日正式在B站開通賬號,還非常具備儀式感的在記者會間隙公布了這一消息,表現出了對B站用戶極大的重視和認可。而用了不到四天,發辦賬號就突破百萬粉絲,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更是特別發言慶祝,給足了B站用戶“排面”。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的內容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部分是每個工作日的外交部新例行記者會,賬號會截取一些大眾關切的熱點問題進行重點發布,例如:美國人權問題、西方媒體關于新疆棉花捏造問題的回應、中俄、中澳等近期熱門事件的回應等;而另一部分來自于對外關系中的重要會議發言,例如3月8日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中,王毅外長在答記者問中的重點發言。
它的內容多在1分鐘左右,言簡意賅,重點明確,目的就是開放對外渠道,以詳實、精準的話術擲地有聲對外輸出內容,方便年輕用戶緊跟實時動態、了解國家內政外交政策,潛移默化影響年輕用戶。
如今,越來越多的政務機關、官方媒體開始以B站為基準點,對外發聲,如本月同樣上榜的媒體號,@新華社、@央視新聞,都是將B站當作年輕化轉型的重要戰場。它們也在嘗試著放下架子,走到年輕人當中,用年輕用戶喜愛的方式與之對話,以獲得青睞。
如@央視新聞,自從領悟到了流量的重要性,便時不時與有“B站老婆”之稱的王冰冰親密互動,為此還專門聯動發布了《“一鍵三連”!王冰冰喊你來關注央視新聞~》的視頻,想要漲粉的意圖相當赤裸裸,但明人不說暗話,效果也特別不錯。
而相比政務媒體賬號依舊略顯束手束腳的玩法比,廣大品牌賬號可真是在B站開啟了放飛自我之旅。
從最初只是開設賬號發布TVC廣告、品牌記錄片;到第二階段,懂得配合平臺熱點內容及熱門形式,推出一些鬼畜視頻或剪輯動畫的搞笑配音視頻;近期,品牌們的觸角又下探到了宅舞區。由@招商銀行官方賬號 特供B站的《挑戰全網最甜書記舞》成功登上了全站排行第15名,品牌賬號親自下場“與民同樂”,評論區成了歡樂的海洋。“想不到B站的宅舞最后要看各大銀行和電話運營商拯救”,成了近期B站品牌號瘋狂內卷的真實寫照。
而這場由中國聯通帶起的宅舞風暴,也讓網友們直呼“記住了中國聯通這個一輩子的好兄弟”,賺了一大波路人緣。
少年自強
通過音樂賦予向上的力量
本月的漲粉榜突然崛起了一個之前一直沒太大表現的垂類——音樂。之前每月也會有音樂賬號上榜,但大多只有孤零零一個,且并不具備持續漲粉的能力,多只能上榜一個月,之后便難以再見。
而這次,一下上榜了三位UP主,且內容風格各不相同,展現出了音樂垂類的更多發展可能。
首先是音樂推薦類內容,這類內容在其他平臺的常見表現方式為情感+音樂的形式,通過一首經典老歌+心靈雞湯的文案,營造內容氛圍感。這種形式存在的原因在于在短視頻快節奏的內容消費中,很難讓用戶靜下心來細聽一首歌,所以配合情感類話題加成,通過引發共鳴的方式,留住用戶注意力。
而相比其他平臺通過加情感buff給音樂內容賦能的方法,B站的音樂推薦類內容更追求音樂本質,以高品質音樂帶給觀眾沉浸式體驗。在B站不必急于在內容間跳進跳出,往往選定好了一個內容可以反復循環播放,帶來極致享受。
如本月上榜的@音樂私藏館,集合了眾多實力歌手的經典演唱舞臺,還用4K/60FPS超清修復了許多古早現場,給了大家重溫經典的機會,給用戶帶來了絕佳視聽體驗。從其內容動輒百萬的播放量就能看出用戶對這類經典內容的喜愛。
UP主自己補幀修復,匹配字幕,剪輯合集,所需的工程量不小于原創自制,但還是對版權內容抱有崇高敬意,全部投稿轉載。如此純粹的UP主也贏得了用戶的喜愛,4月初在動態區恰飯了一條電動牙刷的廣告,評論區的粉絲紛紛表示“看他恰飯比我自己撿錢了還開心”,可見對其付出的認可 。
第二類是UP主自創類內容,多是有天賦的音樂創作人自彈自唱自創歌曲,通過不同音樂類型與自身特色的結合,集中表達自己的思考。
如@Vicky宣宣,她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改編翻唱內容,將大家耳熟能詳的熱門歌曲配合自己的音樂喜好,改編成一首具備自己風格的樂曲,如將泰勒的《love story》改編成了陰郁暗黑風,打破了原本的音樂氛圍,給聽者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而再有一類便是創作分享類內容,即展示自己如何通過一條旋律,一個APP,創作出一首歌曲的。
如她3月的爆款視頻《一段旋律怎么變成一首歌?曝光學生黨制作歌曲全過程:)》,就是講在數學課上突然靈感爆棚的她是如何通過腦中電光一閃得到的旋律,逐步填寫歌詞,錄吉他音,制作鼓點,錄制vocal,混音和聲等,創作出來了一首致敬經典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的音樂,整體氛圍感極強。
可能音樂作為B站較早的分區,并沒有展現出媲美舞蹈、游戲等分區的強內容吸引力及用戶粘性,但其實各類型音樂內容在B站都有極高需求,不管是樂器彈奏,還是經典音樂分享,亦或者是歌曲改編或自創,都有很寬廣的發展空間,而隨著B站在音樂垂類的內容豐富度越來越高,也脫穎而出了許多極具風格的UP主。
如說唱UP主@翠花不太脆,自稱不務正業但實則戰斗力驚人,正能量滿滿,她的內容不是無病呻吟,而是聚焦社會現實。以音樂為武器,肅清亂象,扛起正義的大旗,回擊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善嘴臉。
如反映邪教危害人身心,摧毀家庭的《蠱》;還有反擊澳大利亞恬不知恥雙標行為的《澳貌岸然》;也有與共青團中央合作,緬懷戍邊戰士的《界碑》,無一不熱血沸騰,發人深饋,給予聽眾奮發向上的力量。
整體來說,3月的B站漲粉榜從漲粉數量來看無甚看點,但卻有很多值得深思的突破。
如從政務、品牌賬號的接連入駐可以看出B站的用戶及商業價值逐漸被主流認可;而音樂垂類的異軍突起也驗證了B站內容生態的不斷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