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難道“電池健康度”沒有意義嗎?
當手機廠商不知道一個功能該怎么設計的時候,往往會先瞄一眼蘋果。當然,向強者學習不是什么恥辱。至少我們沒有錯過智能手機的風口,抓住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紅利。
但是,IOS有這么一個功能,已經推出了四年,只要是果粉基本都知道它的存在,而且使用頻率非常高。但Android/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安卓廠商卻始終沒有效仿,同時該功能也沒有成為行業主流標準。
我所說的功能不是3D touch,也不是人臉識別,而是iOS的電池健康度,它第一次出現是在iOS11.3正式版中,距今剛好過了整整4年。
眾所周知,鋰電池會隨著充電循環的增加,實際容量不斷衰減。iOS的電池健康度,以百分比的形式,讓我們在第一時間就了解電池當下的實際容量,從而判斷什么時候該換電池。
你會發現,不管是三星還是國產手機廠商,手機系統中都沒有內置電池健康度檢測功能。安卓用戶想要判斷電池壽命,只能用第三方工具統計充電數據,進行初步判斷,結果非常不準確。
稍微比較激進的,可能就剩下小米了。MIUI確實也推出了電池健康功能。不過和蘋果不同,MIUI的電池健康只顯示大概的狀態,但是不顯示電池的百分比壽命。
這讓我們不禁反思,為什么iOS的電池健康度,沒有成為行業主流標準?難道這個功能沒有意義嗎?在我看來,原因有3點。
一,iOS的電池健康度是被迫添加
首先,電池健康度是蘋果首創的,但是就連蘋果自己,也不喜歡這個功能。資深果粉應該都知道,iPad沒有電池健康度的選項,這難道是技術不允許嗎?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不是因為降頻門遭到了集體訴訟,蘋果也不會在iphone中增加電池健康度的選項,解釋限制性能并非是一種故意行為。
簡而言之,電池健康度是被迫添加的功能。說實話,很多人在買電子產品之前,從來就不會注意到,鋰電池是一種消耗品,用幾年就是要報廢的。
二,沒有好處,而是增加售后負擔
既然是被迫添加,就說明電池健康度這個功能,對手機廠商來說沒有利益上的好處,反而會增加售后的負擔。有句話怎么說來著?賠錢的買賣沒人做。
試想一下,手機電池一般用兩年就到80%壽命,蘋果的機型少,售后尚且還能勉強應付。市面上有很多安卓手機,不僅單品存量低,而且可能用了三四年,都沒換過電池。
如果情況允許的話,手機廠商不愿意給過老的機型提供售后服務。畢竟線下維修,物料采購,都需要花費成本。這些設備最好的結果就是直接報廢換新,還能提高整個行業的銷量。
三,電池健康度是個“扣分項”
從本質上來看,電池壽命是一個不需要用戶感知的參數,甚至是要避免被感知到的參數,過分去強調它反而會影響銷量。
舉一個非常小的例子,藍牙耳機。藍牙耳機盡管可以帶給我們無線體驗,但是因為它是通過鋰電池供電,用久了續航是會降低的。
如果告訴你,售價近千元的Airpods,在中度使用一年左右之后,續航水平會下降一半,你還會沖動消費嗎?可以看出,電池壽命完全是個“扣分項”,對銷量而言沒有意義。
總而言之,以上三點,就是iOS的電池壽命,沒有成為行業主流標準的原因。只能怪蘋果樹大招風,出現任何問題,都會被拿到放大鏡下面來看。你又是怎么理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