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為中國體量最大的聊天工具,它的安全性關乎十多億人的隱私安全。那么到底微信會不會保存聊天記錄呢?
有人認為不會,因為目前微信用戶已經超過12億,如果聊天記錄全部保存,數據量過于龐大。實際上,文本信息數據量是很小的,以小說為例,一部百萬字小說大小只有幾MB,比起視頻網站,文本消息簡直就是小兒科。
也有人認為,根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和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的記錄備份應當保存60日,并在國家有關機關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
還有第二十條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互聯網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應當記錄并留存網絡日志信息,并保存不少于6個月。
由此可見,微信一定保存了用戶的聊天記錄。
但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因為前者特指從事新聞、出版及電子公告信息服務提供者,微信顯然不是。網絡日志指的是類似微博的東西,亦或是程序運行記錄,而不是聊天日志,跟微信也沒什么關系。
到底微信會不會保存聊天記錄呢?
根據微信官方的答復,微信不會保存聊天記錄,聊天內容只存儲在用戶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上。
微信官方在回復人民法院調查函的回函中,也進一步說明了這一點。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頒布之前,這種“自證清白”的做法,并沒有得到網友們的廣泛認可。在《網絡安全法》頒布之后,這個問題似乎有了答案。
《網絡安全法》全文共有6處提到關于信息保存的規定。其中有兩條與微信是否應當保存聊天記錄有關:
1.關于不得違規收集信息的規定
第四十一條 網絡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并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與用戶的約定,處理其保存的個人信息。
顯然,用戶聊天記錄與微信所提供的服務無關,微信無權保存用戶的聊天信息。只要保存用戶聊天信息,就屬于違法行為。
2.關于傳輸違規信息的規定
第五十條 國家網信部門和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網絡信息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發現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的,應當要求網絡運營者停止傳輸,采取消除等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對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上述信息,應當通知有關機構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斷傳播。
也就是說,對于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微信應當保存有關記錄,否則根據《網絡安全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有關主管部門將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甚至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許可證或執照等處罰。
從這兩點上看,微信的確不會保存普通用戶的聊天記錄到服務器中,但一定有類似敏感詞過濾的算法或者敏感詞庫,一旦聊天信息中出現這些涉嫌違法犯罪的敏感詞,就很有可能被保存到服務器中,作為違法犯罪的證據。因為這樣做,才符合《網絡安全法》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