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大多數衣食住行問題
都能靠手機App解決

可你是不是也發現了
手機越來越像“肚子里的蛔蟲”
因為,我們想買什么、想看什么
它都知道

其實這是
網絡追蹤器在“作怪”
目前有哪些網絡追蹤技術?
網絡追蹤是一種用于記住和識別過往網站訪問痕跡的技術。某些公司可以通過解讀用戶在上網過程中留下的電子蹤跡,可以搜集用戶的各類信息。
許多電商平臺或視頻軟件中都內嵌了網絡追蹤功能。除了內嵌外,利用第三方提供的特定網絡追蹤接口,也能在各類網站中實現網絡追蹤。

(網絡配圖)
第一代網絡追蹤器,是利用多網站共享的Cookie(Cookie是網站發送的一個小數據片段,類似于“記憶存儲卡”)來分析用戶行為并標識瀏覽器用戶,進而實現網絡追蹤。
Cookie之后,出現了以瀏覽器指紋識別為代表的第二代網絡追蹤技術。該技術瀏覽器指紋像我們手上的指紋一樣,具有個體辨識度,主要通過收集用戶瀏覽器以及操作系統、硬件方面的特征信息來區分不同的用戶。

(網絡配圖)
第三代則是人們正在研發的跨設備追蹤技術。此外,有人還使用了日志追蹤技術等方式實現網絡追蹤。
瀏覽痕跡泄露,有哪些潛在隱患?
網絡追蹤的采集信息面十分廣泛,其中包括用戶訪問的網站信息、在線購物搜索記錄、視頻的瀏覽記錄、社交網站活動等,甚至可以獲取到用戶個人財務信息、健康狀況、宗教信仰、政治背景等相關私密信息。

(網絡配圖)
這些個人信息泄露,除了垃圾短信、騷擾電話的煩惱,同時,也是詐騙成功實施的關鍵因素。不法分子在精準掌握用戶個人信息的前提下,能編造出迷惑性更高的詐騙場景,繼而對公眾實施欺詐。
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
1.盡可能訪問正規網站,避免瀏覽惡意網站,防止信息被非法分子獲取;
2.可以在瀏覽器上設置隱私保護、安裝反追蹤擴展等方式保護自己的隱私;
3.在外使用公共網絡,下線要先清理痕跡,或者開啟隱私模式;
4.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不要隨意留下個人信息;

(網絡配圖)
5.網上留電話號碼,數字間用“—”隔開避免被搜索到;
6.朋友圈曬照片一定要謹慎,盡量不曬包含個人信息的照片;
7.及時關閉手機WiFi功能,在公共場所不要隨便使用免費WiFi;
8.注冊各類社交平臺、網購平臺等盡量使用較復雜的密碼;
9.若發現網站存在非法獲取、利用用戶數據的非法行為時,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網站的非法行為,必要時應當采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