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余年里,蘋果擁有著一套相對穩定的供應鏈系統,美國的芯片、韓國的屏幕、中國的零部件……最后才被加工組成為蘋果專賣店的商品。以盡可能低的成本,造就了高品牌溢價的產品,給蘋果帶來了巨大的利潤。
但是近兩年,蘋果在零部件生產方面卻開始向印度傾斜,今年三月,蘋果就撥出10億美元用于今明兩年的擴張,與此同時也將在印度設立工廠,讓其成為繼中國、巴西之后第三個擁有 iphone 代工廠的國家。
過去十余年里,蘋果擁有著一套相對穩定的供應鏈系統,美國的芯片、韓國的屏幕、中國的零部件……最后才被加工組成為蘋果專賣店的商品。以盡可能低的成本,造就了高品牌溢價的產品,給蘋果帶來了巨大的利潤。 蘋果轉移在中國20%產能至印度爭市場,印度人卻依舊偏愛小米OPPO 但是近兩年,蘋果在零部件生產方面卻開始向印度傾斜,今年三月,蘋果就撥出10億美元用于今明兩年的擴張,與此同時也將在印度設立工廠,讓其成為繼中國、巴西之后第三個擁有 iPhone 代工廠的國家。 蘋果轉移在中國20%產能至印度爭市場,印度人卻依舊偏愛小米OPPO 5月11日,印度《經濟時報》報道更是直接稱,蘋果正研究將其位于中國大約20%的制造產能轉移到印度,并在未來五年,把在印度的供應鏈產能擴大至400億美元,蘋果希望通過本土化生產,擴大蘋果手機在印度智能機市場的占有率。 蘋果轉移在中國20%產能至印度爭市場,印度人卻依舊偏愛小米OPPO 盡管蘋果已經從“中國制造”轉向“印度制造”的懷抱,大蝦也不認為是印度制造更香,蘋果這個舉措反而有幾分在印度“最后掙扎”的味道。 蘋果轉移在中國20%產能至印度爭市場,印度人卻依舊偏愛小米OPPO 印度是庫克最為重視的市場,它擁有龐大的人口和迅速增長的中產階級,但這個巨大的消費潛力卻沒有成功轉化為蘋果銷售的收益,反而是小米、OPPO 等 14 家國產手機的銷量在印度市場持續上升。 蘋果轉移在中國20%產能至印度爭市場,印度人卻依舊偏愛小米OPPO 出現這個情況主要還是因為蘋果的售價實在是太!高!了! 目前,印度手機市場的主流產品價格范圍在 5000 -20000 盧比之間,折合人民幣大約為500 - 2000 元,換成我們國內的說法就是“千元機”。而 iPhone 的售價為 600 美元左右,即4200+元,是普通手機售價的二到八倍。 蘋果轉移在中國20%產能至印度爭市場,印度人卻依舊偏愛小米OPPO 除此之外,印度2017年開始進行了GST全面稅改,但凡是國外進口到印度的手機整機,除了10%的關稅以外,還需要繳納35%-40%的增值稅,而在印度本土生產的手機僅需要繳納12%左右的增值稅。 蘋果轉移在中國20%產能至印度爭市場,印度人卻依舊偏愛小米OPPO 也就是說,蘋果想實現印度本土化生產,不僅是因為印度人力成本比較低,也想從稅收層面大幅度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同時適應印度的消費市場。 蘋果轉移在中國20%產能至印度爭市場,印度人卻依舊偏愛小米OPPO 在大蝦看來,雖然蘋果因為想降低成本走向印度,但挑戰也如影隨形:即使印度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但遠落后于中國的公路、鐵路、供水設施和完整的供應鏈,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建造起來的,印度市場能否成為蘋果增長的新契機也同樣難以預見。
5月11日,印度《經濟時報》報道更是直接稱,蘋果正研究將其位于中國大約20%的制造產能轉移到印度,并在未來五年,把在印度的供應鏈產能擴大至400億美元,蘋果希望通過本土化生產,擴大蘋果手機在印度智能機市場的占有率。
盡管蘋果已經從“中國制造”轉向“印度制造”的懷抱,大蝦也不認為是印度制造更香,蘋果這個舉措反而有幾分在印度“最后掙扎”的味道。
印度是庫克最為重視的市場,它擁有龐大的人口和迅速增長的中產階級,但這個巨大的消費潛力卻沒有成功轉化為蘋果銷售的收益,反而是小米、OPPO 等 14 家國產手機的銷量在印度市場持續上升。
出現這個情況主要還是因為蘋果的售價實在是太!高!了!
目前,印度手機市場的主流產品價格范圍在 5000 -20000 盧比之間,折合人民幣大約為500 - 2000 元,換成我們國內的說法就是“千元機”。而 iPhone 的售價為 600 美元左右,即4200+元,是普通手機售價的二到八倍。
除此之外,印度2017年開始進行了GST全面稅改,但凡是國外進口到印度的手機整機,除了10%的關稅以外,還需要繳納35%-40%的增值稅,而在印度本土生產的手機僅需要繳納12%左右的增值稅。
也就是說,蘋果想實現印度本土化生產,不僅是因為印度人力成本比較低,也想從稅收層面大幅度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同時適應印度的消費市場。
在大蝦看來,雖然蘋果因為想降低成本走向印度,但挑戰也如影隨形:即使印度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但遠落后于中國的公路、鐵路、供水設施和完整的供應鏈,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建造起來的,印度市場能否成為蘋果增長的新契機也同樣難以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