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聰明小生
毋庸置疑,在國內的互聯網社交領域,騰訊是絕對的霸主,這么多年其地位無可撼動。騰訊旗下有微信和QQ兩款社交軟件,其中,微信的誕生要比QQ晚了十幾年,但由于迎合用戶需求,因此微信早已取代QQ成為目前國內最受歡迎的社交聊天軟件。微信除了擁有聊天、轉賬、支付等基本功能之外,最受歡迎的還是里面的朋友圈。

如今,微信朋友圈成為大家發布日常動態、跟親朋好友分享生活點滴的網絡“社區”,在空余時間,大家也喜歡刷刷朋友圈,看看親朋好友最近在干什么,因此對于很多人來說,發朋友圈、刷朋友圈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樂趣。

然而,微信朋友圈雖然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但它畢竟是一個網絡開放空間,有些東西是不能在上面亂曬的,因為可能涉及到個人的隱私安全,還有可能觸碰微信的“底線”。比如說下面這四類內容,大家可別不當回事,聰明人從來不拿去發朋友圈,曬了的也建議及時刪掉。
一、車牌信息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車子在一定程度上能作為自己的身份象征,因此很多人買車之后,都喜歡拍個照發到朋友圈炫耀一下,以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雖說曬車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人卻沒有意識到要給自己的車牌打一下馬賽克,完全將暴露于朋友圈之中,殊不知,許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這些車牌信息進行“套牌”,因此在拍照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二、老人、孩子的隱私
有了孩子之后,一些父母總喜歡把孩子的日常點滴拍照發到朋友圈,但這樣很容易被賣母嬰用品的推銷商盯上。還有的父母把自己孩子的姓名、就讀學校、上學固定路線、上學放學時間、如何回家等信息分享到朋友圈,有的父母還加了一個定位,這些行為也是很危險的,容易被人販子盯上。網上關于人販子綁架孩子進而勒索家長的例子也不在少數,很多都是因為家長不小心泄露了孩子的日常隱私所導致的。另外,老人也一樣,老人的防騙意識薄弱,他們信息也需要注意保護,騙子隨便一個謊言就能騙走老人的錢財。

三、暴露身份信息的各種票據
這里的票據包括火車票、飛機票、登機牌、演唱會門票等,這些票據大都包含個人的身份以及電話號碼等隱私在里面。現在的年輕人不管是出門旅游,還是去看演唱會等,常常把票據發到朋友圈中,并且配上自己喜歡的文字跟大家分享。當然分享是可以的,但記得打馬賽克,這些票據上面除了個人信息之外,二維碼部分也包含個人隱私,現在的不法分子技術手段高明,他們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軟件通過二維碼分析個人信息,這樣就可以輕松獲取你的隱私。

四、打卡分享行為
這里的打卡分享不是普通的日常打卡記錄,而是特指那些帶有非正常營銷性質的“打卡分享”行為。微信安全中心曾對用戶在朋友圈的“打卡分享”行為進行了警告,微信方面稱,某些App、公眾號等主體,通過送實物、返紅包、送積分、送話費等方式,誘導用戶將鏈接分享到朋友圈進行打卡,一段時間后可以獲得獎勵。事實上,這是一種常見的營銷推廣策略,嚴重敗壞了微信朋友圈的風氣,所以,請不要在微信朋友圈打卡助推這種營銷方式,這有可能會帶來封號的危險。

總之,大家平日里發朋友圈的時候要多加留意,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哪些東西該發、哪些東西不能亂發,心理得有個底,也不要觸碰平臺的底線發布違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