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闌夕(ID:techread),作者:陸離,授權轉載發布。
沉寂許久的共享充電寶行業近段時間大新聞不斷。
4月1日,作為共享充電寶行業“三電一獸”之一的怪獸充電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截止當天收盤市值達21.29億美元。
同一天,同屬行業領跑陣營的街電充電與搜電宣布合并,并發布數據表示兩個品牌合并后用戶規模將突破3.6億。這意味著前者將超越在招股書中顯示有2.194億注冊用戶的怪獸充電,拿下市場份額行業第一的寶座。
上市、合并、蒸蒸日上...這么看來早在2017年共享充電寶行業紅得發紫之時,王思聰拋出的一句“如果共享充電寶能成,我直播吃翔”似乎成了騙吃騙喝,但共享充電寶行業真的穩了嗎?
它們不是穩了,而是急了
我們先把時間撥回到共享充電寶行業誕生的2016年,充電寶的使用場景決定了這一行業的誕生興起與智能手機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息息相關,2016年恰恰是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保持正增長的最后一年,也是移動互聯網完成全面普及的一年。
在手機網民6.95億、全年國內手機出貨量達5.6億臺的大背景下,共享充電寶的誕生正針對性的解決了海量手機在戶外的續航電源問題。
2017年共享充電寶迎來行業大爆發,得益于共享單車、共享辦公等多個領域崛起,共享經濟概念成為資本市場眼中的最大風口,35家投資機構涌入,投資金額累計達12億元,與眾多共享充電寶創業項目一起造就了40天融資11筆的高光時刻。
但寒冬來的也比想象中快,2018年共享單車行業的一地雞毛讓共享經濟概念備受質疑,2019年整個共享充電寶行業只有怪獸充電完成了一筆融資,在這2年時間里,樂電、小寶充電、放電科技、河馬充電等多家共享充電寶企業相繼倒閉關張,整個市場經過多輪洗牌,最終形成了由街電、來電、小電、怪獸組成的“三電一獸”頭部競爭格局。
根據Trustdata數據,截止到2019年底,“三電一獸”合計占據國內共享充電寶行業96.3%的市場份額,整體行業競爭也趨于紅海階段。
到了2020年,突然爆發的疫情對人們出行造成了巨大影響,這也沖擊甚至重創了共享充電寶行業。因為商圈、旅游、社區、餐飲、酒店、影院等人流量大的行業場所都受到嚴格管制,要么關門歇業,要么門可羅雀,活躍用戶量銳減的共享充電寶品牌企業也因此陷入了訂單、營收斷崖式下跌的困境。
作為“三電一獸”之一的小電CEO唐永波就在去年2月發內部信表示,“疫情對公司業務已造成致命打擊,一方面收入驟降冰點,另一方面公司還有5000名員工工資以及供應鏈和各地辦公租金等多項支出亟待解決。”
行業領跑者尚且如履薄冰,其他玩家在過去一年里的處境如何更不用多說。
所以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用戶量和訂單量逐漸回暖的2021年,已經成為了對共享充電寶行業來說非常關鍵的一年,所以這些頭部共享充電寶品牌積極行動的背后不是穩了,而是急了。
換句話說,無論是通過上市獲取更多融資和聲量的怪獸充電,還是借助合并劃分更多市場規模和減少內耗的街電搜電,都處于同一個原因——哪怕是行業領跑者,也急于在依舊激烈的戰場廝殺到來之前儲備更充足的彈藥。
共享充電寶到底是個什么樣的生意?
事實上,共享充電寶玩家們“急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整個行業未來發展呈現出巨大的不確定性。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想清楚的是,共享充電寶到底是個什么樣的生意?
在我看來,共享充電寶是一個小本生意賽道,站在行業角度,有著極低門檻、缺乏競爭壁壘的特點,站在企業角度,壟斷市場的頭部玩家可以活的比較滋潤,但沒有太大想象空間。
以在招股書中稱占有34%市場份額,是行業最大玩家的怪獸充電為例,根據怪獸充電招股書顯示,2020年營業收入28.09億元,同比2019年的20.22億元增長38.9%,同時也連續兩年實現盈利,2019年和2020年凈利潤分別為1.666億元、7540萬元。
硬幣的一面是,共享充電寶行業是為數不多能真正造血的“共享經濟”行業,在商超、KTV、酒吧等場景下依然是剛需存在。
早在共享充電寶誕生之初曾被很多人認為是“偽需求”,這也是王思聰放言不看好這個行業的最根本原因:充電寶售價幾十元的時代,人手一個充電寶是常態,誰還花錢租充電寶呢?
但事實告訴我們,這種想法與實際情況相背離,人難免有疏忽遺漏,在手機需要電源支持的時候,充電永遠都是剛需需求,再加上共享充電寶行業誕生初期,產品0.5~1元/小時的極低使用價格和燒錢鋪設產品推廣的強勁勢頭,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不帶充電寶出門,共享充電寶行業也隨之步入飛速發展軌道。
不能忽略的另一點是,相較于共享單車在產品生產、推廣、運維、損耗等多方面的成本都居高不下,共享充電寶并沒有這些煩惱,其成本大頭在于地推銷售。
但似乎也就僅此而已了,硬幣的另一面是,盈利模式單一、入場費與傭金成本日益高企、用戶增長見頂等困擾著共享充電寶行業當下和未來的諸多問題都已浮出水面。
其一,盈利模式單一。共享充電寶歷經數年發展,仍然只能依靠租賃模式本身賺錢,沒有找到更多價值增量。
有聲音認為,在線上流量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大量共享充電寶機柜定點放置在人流量龐大的多個商業場所,可以成為線下流量的重要來源,進而開辟廣告業務作為共享充電寶品牌企業的業務第二增長曲線。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以怪獸充電為例,其招股書顯示,2020年產品租賃收入占據總營收的96.5%,所謂第二增長曲線的廣告營收占比僅不足1%,幾可忽略。
其二,入場費與傭金成本日益高企。正如前文所說,共享充電寶的成本支出大頭在于地推銷售,同樣以怪獸充電為例,其在一二線大城市采取直營模式,三線及以下小城市地區則是代理模式,直營模式需要一次性支付傭金和入場費,代理模式需要按月支付傭金。
而這兩項的費率都在逐漸上漲,如果說傭金費率從2019年的42.7%上漲至2020年的44.1%還只是微漲,那么入場費從5.5%上升至14%就是毋庸置疑的大漲了。整體來看,怪獸充電2020年的入場費漲幅高達260%,傭金也增長了45.5%。
究其原因,正在于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用戶習慣或許已經養成,但并沒有什么護城河可言,從美團這樣的巨頭多次下場試水到云充吧、搜電、倍電、速綠等更多新晉玩家入局,從一些代理商到商戶自身都會直接購買共享充電寶柜機來做這個沒什么門檻的生意,后浪競爭對手的不斷涌現,已經帶給了商戶們更多溢價機會。
基于此,誰也不能篤定“三電一獸”就坐穩了,怪獸招股書中顯示,在2020年營收同比大漲的情況下,凈利潤反而下滑了55%,凈利率也從2019年的8.2%跌至2020年的2.7%,這還是建立在近兩年屢屢漲價的基礎上,由此可見,其所面臨的競爭壓力正在變大。
其三,用戶規模增速不斷下降。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在2017年到2020年間,共享充電寶的總用戶規模呈現上升趨勢,從2017年的0.8億人增長到2020年的2.9億人,但增長速度卻不斷放緩,年增長率從104.9%降到56.3%,再降到15.6%。
充電寶這門生意的本質決定了其漲價的上限很低,如今每小時2~3元、人流量較大場所每小4~5元甚至高達10元的定價已經飽受詬病,未來還能漲到多少?這也將推動更多用戶轉而選擇自己攜帶充電寶。
盈利模式單一、單位售價有限、用戶規模見頂......這些共同決定了共享充電寶行業寬度與價值深度的局限性,也揭示了領跑陣營都開始著急的根本原因:必須盡快擠出競爭失敗的企業,推動市場形成壟斷格局下的企業掌握定價權。
只有這樣,存活下來的寡頭企業才能真正壓低運營成本,維持可觀的營收和盈利,過好自己的滋潤日子。
寫在最后
怪獸充電上市當天股價收盤僅微漲0.47%,市場反應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對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前景并不抱太多積極態度。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快充技術、電池續航技術的不斷迭代提升,無論是前者帶來的產品制造成本上漲和使用時長縮短即營收下滑,還是后者大幅削減戶外充電的焦慮,共享充電寶行業都正在遭遇來自“路人而非對手的背刺”。
在這更多不確定性面前,不僅是龍頭老大也還沒能看到終結戰爭走向勝利的曙光,整個行業也都遠遠談不上穩了,著急才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