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完成“合并”
在無數加密貨幣愛好者和懷疑論者的密切關注下,以太坊完成了驚人的“跳躍”。
按相關媒體報道,以太坊近期完成了所謂的“合并”,也就是完成了大規模改造,第二大加密貨幣的核心數字機器正在被轉移到了宣稱更加節能的系統。
本質上是將PoW機制(工作量證明)轉換成另一種稱為股權證明(持有量)的方式,有人形容這相當于汽車從“汽油時代”轉變成“電動時代”,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暴跌!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ETH交易所流出量 (7d MA) 達到17,152.288 ETH,創1個月高點。截止發稿,以太坊已經再度跌破1500美金大關,跌至1419美金一枚。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以太坊為何要轉?
一方面是以太坊的新系統采用股權證明,完全取消了挖礦。
此舉將擺脫能源消耗和礦機困境,轉換模式后,能源或許可以減少99.9%左右,此舉將減少每周一百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而之前大量之前靠挖礦以太坊的礦老板們,早就開始了礦場大甩賣,不光是礦機,連以此為生的大量礦工也因此下崗。
另外一方面,以太坊引入了新的激勵機制,從而確保賬本更難被篡改,理論層面上,是使用金融資源來轉換為安全。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未來將走向何方?
很多學者專家、以太坊狂熱愛好者都身體力行的深入到本次區塊鏈變革實驗中,有研究者認為,以太坊的下一步將是“分片”,也就是將交易分散到 "分片 "中,像在高速公路上增加車道一樣,將提升通行效率和整體速度。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對升級買單,質疑者依舊質疑以太坊轉網后會更加中心化,尤其是初創者V神和創始團隊手中大量的原始區塊大量存在,合并后會不會進一步加強話語權或者進一步加劇“監守自盜”的風險,從而背離了去中心化的初衷,風險將變得更加不可控。
不管是質疑與否,它的轉變已經發生,至于它的未來將走向何方,我們還需進一步觀察和研究。
虛擬貨幣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國內唯一合法的數字貨幣是數字人民幣。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對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