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中國賣家們,是時候踢開亞馬遜了
亞馬遜迎來虧損,七年首次
巨無霸亞馬遜,也有落寞的一天。
4月28日,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發布最新一季財報,數據顯示,一季度亞馬遜凈虧損38億美元,同時營收1164億美元,但同比增長僅7%。
結合歷史數據,這三個月,是“亞馬遜自2001年來增長最為疲軟的一個季度”。而這句話,在亞馬遜發布上一份財報時,我已經說過一遍,現在原封不動再次送給亞馬遜。
并且相比疲軟的增長速度,亞馬遜收獲了自2015年來的首次虧損!
二十年未有之大變局襲來,亞馬遜顯得有些狼狽。而對于另一群人來說,“逃離亞馬遜”的想法,再次涌上心頭。
從去年五月席卷整個跨境電商圈的亞馬遜關店潮,至今,已接近一年,對于很多中國賣家來說,亞馬遜跨境電商,可是他們歷經近十年才積累下的一番事業。
但是近幾年來不斷來襲的封號潮,以及不斷收緊的平臺政策,讓中國賣家意識到,這番辛苦打拼來的事業,頃刻間就會化為烏有。
據品玩報道,在亞馬遜封號潮之后,各大商家因為急需清除庫存回血,而帶來了一場“價格內卷”,導致原本幸免于難的賣家們也被卷入其中。
除此之外,亞馬遜平臺的運營成本也越來越高。
據ILSR的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的亞馬遜平臺的廣告費用達到約270億美元,其中170億美元來自第三方賣家,相比2020年的90億美元,廣告費用幾乎翻了一倍。
平臺廣告費大幅增長,亞馬遜倉儲及運輸費也在不停上漲。
在2006年亞馬遜推出自家快遞業務時,只有非常小一部分賣家選擇注冊使用,但是隨著誘人的Prime會員體系出現,注冊并使用亞馬遜自家快遞業務成了入選prime商品資格的必要條件。
數據顯示,隨著使用的商家增多,亞馬遜的倉儲費也在提高,在2013年至2016年之間,增長了69%,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則增長了41%。
一邊是銷售越來越難,另一邊是成本越來越高,兩相擠壓之下,對于第三方賣家來說,做亞馬遜真的越來越難,利潤率越來越低。
但是相比亞馬遜推出的“自營業務”,前面這些困難,真有點小巫見大巫了。
據《華爾街日報》近日消息,美國聯邦證券監管機構正在調查亞馬遜如何將第三方賣家的數據用于其自有品牌業務。早在2020年4月,就有調查發現,亞馬遜員工經常使用第三方賣家的個人數據為亞馬遜自有品牌開發產品。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用一句大家熟悉的話語來形容,那就是“既當裁判又當選手”。
和京東、阿里等平臺的自營業務不同,亞馬遜的自營業務顯得更為強勢,借助大數據優勢,跟賣熱銷產品,并且自營占比越來越高。數據顯示,目前亞馬遜自營占比已經達到電商零售總體的40%左右。
成本升高,利潤降低,還可以忍受,但是亞馬遜自營來搶生意,就頗有些“斷人財路”的意味了。多重重壓之下,中國賣家叫苦不迭。
恰逢亞馬遜出現虧損,逃離亞馬遜,幾乎成了億萬賣家共識。
幸好還有東哥,為賣家鋪路架橋
在亞馬遜迎來20年增長最疲軟的業績時,國內的電商互聯網巨頭再次把視線瞄準了海外。
頗具江湖氣質的“東哥”劉強東,更是早有布局。
在2020年京東的內部信中,劉強東這樣說道“我們有信心把自身在零售基礎設施上的積累,從物流,到供應鏈、技術等能力帶到全世界!”
這并不是一句空談,憑借著京東的物流配送和供應鏈優勢,京東在海外市場要做的事情很簡單,那就是“鋪路架橋”,只有路修好了,橋蓋好了,才能幫助中國品牌在海外成功!
彼時的戰略,在今天派上了用場。
在中國商家“逃離亞馬遜”的背景下,鋪路架橋顯得尤為重要。京東和阿里,都在吸引著亞馬遜平臺上受沖擊的賣家。
先說京東,除了“國際站”業務之外,京東首先發揮物流優勢,搭建一條國際一體化供應鏈。
截至今年1月,京東已經在北美、歐洲、東南亞、中東、澳洲等地運營了80個保稅倉庫及海外倉庫,觸達全球220多個國家,并致力構建全球雙48小時通路,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高效、全面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
京東還和亞馬遜的兩個頭號死敵達成合作,2021年與沃爾瑪達成合作;今年1月,京東宣布成為Shopify在中國的首家戰略合作伙伴。
而這家加拿大獨立站服務商被視作亞馬遜的有力競爭對手,逐漸蠶食亞馬遜的市場份額。
4月28日,京東國際跨境B2B平臺正式上線,為電商第三方賣家、線下中小B賣家、DTC獨立站賣家等提供多場景跨境履約服務。甘心“鋪路架橋”的劉強東,布局多年終于等來這一天。
除了京東之外,阿里巴巴也在大力吸引中國賣家入駐,比如作為阿里巴巴最古老業務的阿里國際站,在單純的貿易屬性之外,服務中國中小賣家建立品牌的意味明顯加強。
去年雙十一期間,天貓和淘寶,就助力多個中國產業帶優質產品成功出海,以鴻星爾克為例,通過淘寶出海的銷售額同比增長700%。
原本的“太子”蔣凡,更是被派到海外業務第一線,足見阿里的重視。
還有在年輕人中火爆的TikTok,2021年Tik Tok在英國和印尼市場收獲60億元GMV。今年3月初,TikTok Shop一連新增泰國、越南、馬來西亞三大站點,現已開放賣家入駐。
這款熱度遠超Facebook、Instagram等傳統社交平臺的App,正在吸引眾多中國賣家的視線。
此外,在物流端,極兔、順豐、中通等國產快遞,也在加速出海,飛速的極兔已經入局東南亞、中東、拉美等多個熱門地區。
修橋鋪路,助力中國賣家出海,這群國內電商巨頭的布局,給中國賣家逃離亞馬遜帶來可能。
改變就在眼前,修橋鋪路多年的劉強東們,終于迎來這一天,即將迎來更多遠行人。
逃離亞馬遜,打鐵還需自身硬
對準備逃離亞馬遜的賣家來說,一個確定的事實是,只會刷單和“黑科技”的商家,無論在哪個平臺都不受歡迎!
對于商家來說,各大國內巨頭的支持下,“出亞”成為可能,但如何把這種可能性變成確定性,成了新的難題。
俗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在新的平臺活得好,核心競爭力少不了。
而在眾多出海賣家中,兩個佼佼者的成功,給我們提供了思路。他們就是全力研發的安克創新和供應鏈王者SHEIN。
先說安克創新,2021年,安克創新實現營收125.74億元,同比增長34.45%。但與此同時他們的研發投入也越來越高,最近三年安克研發投入分別為3.94億元、5.67億元和 7.78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5.92%、6.07%和6.19%,連續三年處于上升趨勢。
并且占總人數的45.44%的研發人員比例,也展示出這家公司的基因:技術型。
除了“技術狠人”安克之外,SHEIN的強項則體現在超強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在業內領先的“柔性供應鏈”幫助下SHEIN將新品訂單拆分為100單超小單,隨著銷售數據的反饋,再相應追加。
在這樣的管理能力下,從設計到生產,SHEIN只需要3天時間,從成衣加工環節到交貨,最快只要7天。并且實現一天上新超萬件、爆款率接近50%的驚人戰績。
在極強的核心競爭力下,安克創新和SHEIN都順勢成為可以橫著走的大神,就連亞馬遜都無可奈何。他們的成功也揭示出一個事實,中國賣家逃離亞馬遜之后也能活得很好。
即使這兩位佼佼者很難再次復刻,但是對于商家來說,絕對是有借鑒意義的。
在人貨場的基本邏輯下,對于第三方賣家來說,亞馬遜的優勢漸漸消失,而國內巨頭的出海,以及獨立站的崛起,都給商家們提供了替代性場域。
在這樣的背景下,修橋鋪路的巨頭們,成了逃離路上的助推器和接納者,亞馬遜不再是首選,逃離亞馬遜,也不再是一句空談,真正成為談判桌上的籌碼。
一腳踢開亞馬遜,成了改變的第一步。
作者: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