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概大家應該收到了很多,亞馬遜賣家單量暴跌的信息。可能大家也很好奇,是自己不行了,還是大環境不行了?
幸存者偏差,是由優勝劣汰之后自然選擇出的一個道理:未幸存者已無法發聲。 現在普遍用來指,人們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 。
圖源:知無不言
目前跨境賣家單量下跌,是因為只有下跌的賣家在發聲,還是大環境確實出現了問題?
小V想到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方式,來驗證問題的答案:跨境電商平臺的流量趨勢。流量越多,很大程度上意味著行業越繁榮;而流量流失,也意味著行業有所萎靡。
以亞馬遜美國站為例,從流量趨勢來看,近三月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
圖源:similarweb
除了亞馬遜之外,其它的跨境電商平臺也呈現出了下滑的趨勢:
圖源:similarweb
圖源:similarweb
這也就意味著,并不是某些跨境賣家的訂單下滑了,跨境電商整個行業都步入下滑。小V認為,這主要是基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疫情后時代的影響;而是俄烏局勢動蕩對全球供應鏈的沖擊。
在疫情初期,由于宅經濟的興起,給跨境電商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但是伴隨著疫情的持續,即便從表面上看,人們已經習慣與病毒共存,但病毒并沒有消失,即便不隔離,很多人由于生病也必須離開工作崗位。
疫情初期,大家還有積蓄維持消費,但現在疫情沒有明顯好轉,經濟并沒有復蘇,積蓄也面臨消耗殆盡的局面,人們的消費欲望不得不抑制,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
除了疫情之外,俄烏局勢也將對全球經濟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一方面,烏克蘭戰爭和針對俄羅斯的大規模制裁導致全球貿易萎縮;另一方面,食品和能源價格大幅上漲也將導致全球消費能力減弱。
有時候,我們覺得國際大事離我們很遠,但如果影響足夠大,就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面對這樣的大局勢,個人意志顯得如此渺小如微,跨境電商更難了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由于到購物平臺主動消費的流量在減少,對于賣家來說,需要通過站外的方式來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簡單來說,就是種草式營銷。傳統的電子商務,是買家有需求的時候,通過平臺滿足自己的需求,而種草式營銷,則是指賣家通過在社交媒體上展示,吸引到潛在消費者,從而實現訂單增長。
在主動流量極度下降的今天,每一個跨境賣家都要做好吸引被動賣家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