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廣西、寧夏、新疆等多地調研發現,部分電商平臺上農產品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等亂象層出不窮,不僅給消費者帶來困擾,也影響電商平臺商戶的經營秩序。在監管和售后服務方面,溯源難、消費者投訴維權難、平臺售后服務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仍然突出。業內人士建議,建立健全部門協作聯動機制,強化監管,電商平臺應加強對入駐商家資質的審查以及產品質量的把關,暢通消費糾紛解決渠道,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優質農產品及服務。
“李逵”竟為“李鬼”背鍋
駱駝奶粉是近幾年頗受追捧的“網紅”產品。記者打開各大購物網站,“駱駝奶粉”品牌紛亂、單罐產品價格天差地別,從二十幾元到七八百元不等。新疆鞏留縣一駝奶收購工作人員說,一公斤新鮮駱駝奶的平均收購價格在50元左右,而8公斤左右鮮奶才能加工出1公斤奶粉。可見,平臺上部分產品的標價明顯低于成本。
假冒偽劣橫行的后果是“李逵”為“李鬼”背鍋。新疆一乳業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假冒偽劣產品通過電商平臺或者直播銷售,破壞了市場,有時候不少正規公司都得“背鍋”,給消費者解釋,同時消費者維權也比較難。
廣西靈山縣天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其遠說,目前公司主營農副產品,其公司注冊品牌“巧婦9妹”在電商平臺上經常被仿冒,假冒偽劣產品對品牌影響較大。“仿冒者瞄準了我們品牌的影響力,利用相似的品牌名稱等增加電商平臺上的銷量,屢打不絕,他們的產品出現問題消費者也來找我們。”
虛假宣傳、貨不對板是另一大頑疾。寧夏中衛市中寧縣的“中寧枸杞”獲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全縣60%的枸杞都通過電商銷售,但電商平臺農產品假冒偽劣現象多發。中寧縣枸杞產業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田軍倉說,消費者投訴顯示,有些經營者未經授權在電商平臺廣告宣傳、詳情頁中使用“中寧枸杞”字樣高價銷售枸杞,而實際銷售的是其他產區的枸杞。還有個別經營者打價格戰,將一些加工失敗的爛果、黑果等“油貨”裝袋,以次充好。
廣西靈山縣某廠生產的高鈣水牛奶的鈣含量達不到標示值的80%,引發多起投訴。“該廠為了提高產品宣傳效力,與同品類其他產品形成對比,把產品含鈣量標到了每100毫升含240毫克,但實際檢測數值僅為每100毫升含160-180毫克。”靈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投訴舉報指揮中心主任莫湘平說。
莫湘平說,有消費者投訴其在某電商平臺上訂購的“進口果苗品種”到手實為海南果苗品種,“商家瞄準了部分消費者對產品了解不足的弱點,虛構出泰國、馬來西亞等地進口果苗的宣傳內容,欺騙消費者,牟取高銷量和高利潤。”
溯源監管打擊難 售后服務不完善
受訪人士表示,電商平臺農產品亂象被詬病已久,盡管有關部門出臺有關規范條例制度,并進行大力打擊,但監管溯源難、平臺審核商家機制不完善、售后反饋服務機制不完善等難題亟待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但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的除外,這給監管帶來一定難度。“不同于登記在冊的實體店,電商門檻低,架兩部手機直播賣貨也叫電商,我們總是在接到消費者投訴后被動‘滅火’,有時還找不到人,難以將監管前置。”田軍倉說,一些網店的注冊地址與實際經營地址不相符,也給監管部門調查取證帶來很多困難。
受訪人士認為,農村電商賴以交易的信息網絡平臺,缺乏統一的監管,導致平臺對商戶資質及入駐信息審查和運營監管不力,特別是依托社交網絡平臺進行的“微商式銷售”,缺乏必要的審核或監管,加之經營者大多沒有線下門店,成為市場監管的灰色地帶。
平臺售后反饋服務機制有待完善。盧其遠說,公司主營的農產品主要在今日頭條、抖音等電商平臺上投放。針對其他電商平臺的仿冒品牌行為,公司曾多次向有關平臺反饋,但都無功而返,“維權成本太高了,我們向平臺有關服務部門投訴得不到反饋,而用法律武器維護權益成本又太高。”
莫湘平說:“我們市場監管部門針對有關投訴也曾致電致函有關電商平臺配合調查,但大多得不到反饋,最終只能致函該平臺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請求協助調查。”
多措并舉維護消費者權益
針對電商高速發展過程中的監管存在盲區、調查取證困難重重、消費者維權難等問題,受訪人士建議,強化監管部門職能,將電商市場經營主體全部納入監管范圍,消除監管空白,并暢通消費糾紛解決渠道,統一維權網絡,持續優化電商環境,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首先,電商平臺應嚴格準入門檻。田軍倉建議,提供電商服務的平臺應履行職責,嚴格市場準入門檻,例如要求提交農產品質量檢測報告、地理標志產品授權報告等,從前端堵住電商亂象。同時,強化監管部門職能,將電商市場經營主體全部納入監管范圍,消除監管空白,明確農村電商的市場準入條件以及電商平臺對入駐商家資質的審查義務。
其次,生產商、電商平臺和監管部門應充分協作,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江西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秘書長辜志明認為,農產品生產商應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負主要責任。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要建立崗位責任制,責任到人,加強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電商平臺應加強農產品質量把關,制定一定的選品標準,以產品標準化倒推生產標準化。
再次,應暢通消費糾紛解決渠道,統一維權網絡。莫湘平建議,一是在規模較大、管理較規范的電商平臺設置在線消費糾紛解決平臺;二是市場監管部門完善與公安、司法、農業、商務等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機制和協作機制,推動12315業務平臺與12345政府服務熱線平臺的銜接,實現維權資源共享,整合部門執法力量,形成更加有力的統一維權網絡。
最后,基層干部建議,加速推進農產品上行集運中心建設,在集運中心對相關產品進行抽檢,并加快推進農產品商品化、標準化、品牌化,強化科技對壯大特色農業產業的支撐,持續優化種植技術,加強農特產品質量監管,提升農特產品品質的穩定性。
(記者雷嘉興、馬麗娟、顧煜、郭杰文、楊靜、周琳)
來源: 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