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像電力一般賦能各個產業,深刻地改變人類社會。中國正處于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第三次浪潮的時代潮頭,《算法周刊》將聚焦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和中國新基建,并持續關注全球AI最前沿。
大數據殺熟有很多種叫法,千人千價、價格歧視;或者更專業一點,個性化定價。從一系列如“同一時間打開不同手機查看機票,價格相差近千元”、“會員優惠力度比普通用戶還小”的發現開始發酵,大數據殺熟已經變成了一個為人所熟知的概念。
大數據殺熟也寫進了《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認定違例者最高可處5000萬元罰款。打擊大數據殺熟,逐漸有法可依了。
大數據殺熟:手段多樣、不斷升級
僅僅是近三個月,網絡投訴平臺上有關大數據殺熟的投訴,就多達500條。從中我們可以窺探到,隱蔽的殺熟算法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在實體店消費,人人都可以看見商品旁邊的統一標價;而當人們上網購物時,大多數時候,只能看到自己屏幕上顯示的價格。信息不對稱的存在,恰好為商家針對不同用戶的消費習慣制定不同價格提供了便利。但當幾個人聚在一起比對價格時,平臺就露了馬腳。在提及發現方式的投訴樣本中,通過對比不同賬號的價格差而找到“大數據殺熟”證據的,占到近七成。
大數據殺熟殺的“熟客”,實際上就是消費意愿更高的人,他們有可能非常“幸運”地被分配到更高的價格和更低的優惠。買得多、買得勤、買的愿望很迫切,都可能導向同一個結果——買得貴。而會員,則被打上了“價格不敏感”和“長期顧客”的標簽,用對平臺的信任換來精準被宰。有消費者在投訴中寫道:“我買會員我活該了?”
上海市消保委發現,大數據殺熟已經步入了2.0時代。相較于初代明顯的差異化定價,二代殺熟采用了更隱蔽的優惠券策略。現在的“千人千價”由原價與各種優惠券組成,券并不是賬號錢包里原有的,而是算法臨時生成的。因此,平臺方也更容易合理化解釋價格的差異。
差價到底有多離譜?
有網友在投訴中寫道:“我用某平臺超三年,一直用它訂酒店、機票、火車票,是白金卡會員,我愛人基本不用,但是訂同一家酒店,我要付出的總金額卻比他高不少……原來這么多年一直在用會員的名義多花錢。”
自己到底多花了多少冤枉錢?戳破大數據殺熟的面紗之后,這是不少消費者心中最大的疑問。
黑貓投訴上標明了差價的231條投訴顯示,出行、電商和外賣類的投訴量最大。出行和電商的價格浮動明顯,有時甚至能翻上不止一番。電子產品和機票的價格本來就貴,經算法妙手拔高,有時候能多出近千元。而外賣則像是“咬噬性的煩惱”,散落在日常生活之中,優惠券的一兩元之差,總冷不丁地蟄你一口。
文旅部2020年發布新規,規定在線旅游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害旅游者合法權益,該規定于2020年10月1日生效。然而在網絡投訴平臺上,2021年7月4日,仍有消費者稱,在某旅游平臺上預訂酒店,跳至付款頁面時,價格猛地上漲了一千多元,涉嫌大數據殺熟。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去年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認為,在線旅游平臺是否存在“殺熟”等違規行為在判定上仍存在一定難度。
控訴大數據殺熟雖然已經有法可依了,但相關條例如何判定、如何執行,仍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
(原標題《投訴數據告訴你,“大數據殺熟”有哪些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