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們幾個賬號
已經感受到旺季正在來臨
幾個表現一直很優秀的熱銷品
訂單已經乘以1.5倍了
并且這幾個產品都是變體
一個產品銷量增加的原因
當然不僅僅是變體的原因
但變體產品一直新老賣家關注的重點
變體產品其實很好玩,利潤高=還高
但很多賣家并不會玩
建議先復習今年變體最近規則,請看:
重磅!新品機會來了,亞馬遜更新變體排名機制

變體產品對于新賣家老說是又愛又恨
因為多尺寸,多顏色的變體需要足夠運營經驗
否則極易容易出錯
而且一出錯,是所有產品都出錯
今年變體規則改變之后
大多數的類目排名
是按照所有變體總銷量來計算
在一個固定類目里
就騰出了很多位置給新品
所以上半年的變體規則修改
讓很多新鏈接排名瞬間上來了
特別對于有5個以上變體的產品
買家一般很少對比價格
你稍微貴一點,也是沒關系的
這就間接提高了利潤率
例如這個室內永恒的爆款,如圖:

室內桌布這個產品量非常大
而且是全年無季節性
但是不建議中小賣家去做
因為上架和備貨都是一個高難度的事情
為什么?
因為這個產品有16個顏色,11個尺寸
16乘以11等于176個子體
176個子體的產品很多人都沒上過
后臺手動上傳是不可能的了
只能表格批量上傳
批量上傳過產品的賣家應該知道
表格上傳總會出現莫名其妙的錯誤
這個錯誤往往是所有子體都需要改
這時候建議先不要求大
先上2-3個排名靠前的顏色和尺寸
后期評價上來了,再慢慢去剩下的變體

變體產品除了文章開頭說的
買家比價困難,因為利潤高
還有個原因,是變體轉化率也更高
買家在一個鏈接上停留的時間越長
轉化率越高
但在運營的時候有些坑提前規避
平臺給變體產品流量是系統自動的
相同廠家的相同產品,運營3個月后
A賣家銷量高的,基本上都是大號尺寸較多
B賣家銷量高的,基本上都是小號尺寸較多
這就是系統對listing的標簽化
雖然是相同產品,甚至標題都相同
但是不同賣家在運營側重點上不同
系統會給相同產品,匹配很多不同買家

解決這個問題辦法
就是單獨給最低價和最高的變體
分別開一個獨立的廣告組
新品初期,2個變體同時引流
產品訂單穩定后;
把轉化率高的變體增加預算,低的降低預算
即使某個廣告acos是虧損的
也千萬不能關掉
而是應該降低預算,保留這個變體
讓系統不斷識別這個listing
不讓其標簽化,持續給變體流量
這樣平臺就會對這個產品 “一碗水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