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化的跨境電商市場逐漸成型
自19年電商法正式生效以來,我國的跨境電商市場開始逐步邁向規范化。并且跨境電商系列新政陸續的出臺,進一步規范了我國的跨境電商市場,有效的提升市場的整體品質,促進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穩定發展。

(國家級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

(地方法規、規章)

(相關標準)
隨著《電商法》越來越清晰,以及各類法規、規章、標準的不斷出臺,相信規范化的跨境電商市場將會越來越成熟。同時在全球化趨勢、消費升級環境下,越來越規范化的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將穩定保持交易規模持續健康的增長。
消費者群體個性化、年輕化
全球化趨勢下,全球消費市場越來越成熟,而全球消費者的需求也越來越追求個性化,追求個性的生活方式。而且在互聯網的巨大影響下,網絡意見對于消費者的影響越來越大,有研究發現:現在消費者的購物時長在不斷縮短,付款下單的決策時間基本在三天之內完成,這表明消費者耐心越來越少,購物時長越來越短。因此賣家需要精準快速吸引消費者變得更加必要,珍惜每一個和消費者有對接的機會,通過有效快速溝通,吸引消費者。

跨境電商消費人群年輕化發展,在2015、2016年消費群體年齡層還是25~35歲,但是當下消費群體怎么樣?如今消費者群體年齡層在20~45歲,可以看出消費者群體的年齡呈兩端式增長,一端從25降低到20歲,另外一端從35歲增長到45歲,隨著跨境電商的不斷發展,90后、95后隨著跨境電商一起成長起來了,對跨境電商并不陌生,因此成為了最主流的消費群體。
賣家群體的結構的轉變
如果把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的賣家分成三個檔次,第一檔次賣家群體是營業額超過1億元的;第二檔次賣家群體是1000萬到1億元之間的;第三檔次賣家群體是1000萬以內的。
在過去幾年中,跨境電商行業的賣家結構為“金字塔型”,頂端億元以上的“塔尖賣家”,中層是1000萬到1億元之間的賣家,最多的是1000萬以內的小賣家。但是,近年來,這個“金字塔型”的賣家結構正在逐步轉變為“杠鈴型”的結構。即億元以上的賣家越來越多,1000萬以內的賣家也持續增長。而從去年開始,“金字塔型”的賣家結構逐漸轉變為“杠鈴型”的結構,億元以上的賣家會越來越多,底部1000萬以內的賣家依舊保持增長,中層是1000萬到1億元之間的賣家逐漸減少。
相信在未來10年、20年之內,全球市場會出現非常多的中國品牌,會有像華為、小米等那樣的大品牌,更多的還有某些特定消費群體喜歡的個性化“小眾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