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跨境電商行業一直以較快的速度向前發展,本次疫情更是促使它向上邁了幾級臺階,資本越來越關注。
近日,跨境企業融資的消息相繼傳來。如果說,SHEIN完成的億級美元E輪融資,讓人十分震驚,那由原車好多集團聯合創始人、CTO張小沛創立,且尚未命名的一個新跨境電商項目,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融資,那簡直就是讓人不要太意外。
車好多CTO轉戰跨境圈,目標直指SHEIN
近日,有媒體報道指出,一個新的跨境電商項目獲得了3000萬美元左右天使輪投資,投后估值1.5億美元,項目由今日資本領投,山行資本、紅杉資本、高榕資本、晨興資本、IDG、天善資本等跟投。
據悉,該項目方向為類似SHEIN的快時尚出口電商品牌,但尚未命名。項目由原車好多集團聯合創始人、CTO張小沛創立。
今年5月初,有消息指出,車好多集團(瓜子二手車和毛豆新車網母公司)的員工內部溝通群內,有員工發布消息稱,車好多集團所屬的毛豆新車網高層有變動。
隨后車好多集團宣布人事變動,聯合創始人、CTO張小沛卸任集團職務。不僅如此,車好多方面透露,張小沛卸任車好多集團職務后,將出任山行資本合伙人,負責汽車消費領域投資,完善車好多在汽車消費領域的布局。
令人沒想到的是,張小沛離職后,選擇投資的第一個項目不是汽車消費領域,而是跨境電商。
百度百科人物介紹顯示,張小沛曾擔任微軟在線廣告團隊首席研發總監,負責微軟展示廣告精準投放技術的研發;擔任美國著名在線視頻公司Hulu全球副總裁,負責Hulu視頻推薦系統、搜索引擎等多個核心技術產品的研發。2016年4月,張小沛出任瓜子二手車直賣網CTO,全面參與制定并實施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和變現模式,負責瓜子二手車平臺的技術團隊。離職前,張小沛任車好多集團聯合創始人、車好多集團CTO兼毛豆新車網CEO。
獨立站大爆發,資本紛紛關注
從上文可知,張小沛的項目方向是SHEIN。眾所周知,SHEIN是一個做跨境獨立站的超級大賣。由此可以看出,資本不僅關注跨境電商,且對獨立站情有獨鐘。
值得一提的是,獨立站不僅被資本看好,自2018年以來,也有越來越多的跨境賣家紛紛從平臺轉戰獨立站。
看到資本和賣家的操作,很多人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獨立站究竟有何魅力?”
單從今年疫情期間來看,獨立站就迸發出了強大的爆發力。以XShoppy為例,XShoppy2020年第一季度顯示,平臺新增賣家數達到成立以來的峰值,XShoppy市場負責人透露:2月10日至4月24日期間,在其平臺上創建的新店數量躍升了67%,2月到4月期間開設的門店數量相比2019年第四季度增加了83%。
另一個獨立站建站平臺Shopify的表現也不弱。Shopify公布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的平臺賣家數量和消費者支出均出現了大幅增長。數據顯示,Shopify第二季度總收入為7.143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了97%。商品交易總額(GMV)在4月和5月加速,在6月和7月減速,第二季度為301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eBay這一數據為271億美元。Shopify首次處理的交易量超過了eBay。不僅如此,eBay報告第二季度GMV增長26%,是15年來最高的季度增長率,但Shopify第二季度的GMV增長高達119%,增長率是eBay的七倍多。
再來看獨立站大賣方面,有消息SHEIN不僅獲得了億級美元的E輪融資,估值超150億美元,且有傳聞其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已經突破400億,今年的目標是1000億。
此外,此前在另一獨立站大賣棒谷的一個促銷活動中,其1小時銷售額破千萬,交易額同比增速189.7%。其他獨立站賣家表現也不俗,蘭亭集勢預計第二季度凈營收在1.05-1.2億美元之間。深圳后起之秀的獨立站賣家嘉鴻網絡,上半年已完成20億成交額,完成了去年全年成交。
投票調查顯示,引流成了賣家面臨的最大問題
八月初,我們做了一個獨立站賣家的投票調查,經過一百多人的投票,結果如下,僅供參考。
今年內有計劃做獨立站的賣家,占總數將近有一半。49%的人表示今年有計劃做獨立站。

而做獨立站的目的,萬變不離其宗,一是想擺脫平臺的束縛(41%的人選了這個);二是單純想賺錢(31%的人選了這個);三是打造自己的品牌(28%的人選了這個)。

可見想做獨立站的人,想從平臺的規則解救出來,每次因為平臺的封號,跟賣,限制入庫,限制虛擬海外倉等等讓賣家心力交,但是,運營獨立站不比運營平臺要簡單,每個步驟都要跟緊了,比如引流,開點廣告都能坐等爆單,但是做獨立站不會引流,等于坐等零單,還有其他種種問題。相對做平臺,做獨立站花費的精力和金錢都要更多。
運營做獨立站,對于新手小白賣家來說,都是叫苦不迭,在他們面前究竟有幾座大山阻擋他們運營好獨立站呢?
引流能力不足,不會引流成為最多人(35%)的頭疼問題,引流的難題在于把錢投進了Facebook、google、seo和網紅上,收益卻甚微。
有28%的人表示缺少有能力的獨立站運營是困難之一,有運營了兩年的獨立站的老板表示,自己請人分工都很難明確,即使錢給到位了,也不一定能請到有能力的運營,因為有能力的自己就去單干了。

還有15%的人表示自己運營資金不夠。不了解的賣家都對獨立站有一個誤解,做獨立站是不是被割韭菜?是不是就得狂燒錢來做?無論做平臺還是獨立站,有一些成本是必需的。一個福建亞馬遜賣家表示,做獨立站就是個長線投資,他不可能像平臺一樣立竿見影,馬上來錢,但是一旦做起來,效益一點都不比平臺差。
另外有人表示面臨的獨立站運營難題是選品難(11%的人選了這個)和供應鏈能力不足(11%選了這個)。這兩個難題不止是獨立站賣家會遇到,相信是每一個做跨境電商的賣家都會遇到的。
雖然有不少人想要入場獨立站,但是調查數據有超一半人(67%)表示對獨立站一知半解,只有12%的人表示非常了解獨立站,還有21%的人表示只聽過“獨立站”這個詞,可見對于做獨立站培訓機構來說,市場還很大呢。

38%的獨立站賣家上半年銷量飆升
現在已經是8月份了,耕耘了上半年的獨立站賣家銷量如何呢?
有38%的人表示銷量比同期有所提升,其中同比上漲了100%以上的人有8%,上漲了50%以上的有11%,上漲了20%-50%的有13%。與去年上半年銷量持平的有13%。獨立站賣家上半年業績可以說是一路高歌。

自是有人高興有人愁,有人爆單,有人就銷量暴跌,調查顯示9%的人銷量下降了50%以上,下降了20%-50%的人有10%,下降了20%左右的人又3%。看來,對比銷量下降的賣家,銷量上漲的賣家更多些。
作為“什么都可以賣”的獨立站,什么品類更受獨立站賣家的歡迎?調查顯示,就24%的人偏向做家居用品,18%的人做戶外用品,15%的人偏向做服裝。這種選品趨勢和疫情期間熱賣品類趨勢是相符的。

還有18%的人表示什么品類都賣,賣得較少的品類竟然是在亞馬遜大類的3C用品(8%)和美容用品(5%)。
獨立站的趨勢大好,但賣家也要綜合自身情況再考慮是否入場獨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