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開始,電商建獨立站的熱度就只增未減,從我聽說到了解某獨立站品牌,至今不過5個月時間,似乎一夜之間所有人都在討論獨立站。然而,獨立站并不是新鮮的事物,在電商的轉折點——2008年,就已經有了獨立站,只是還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關注。

跨境電商獨立站指賣家自己擁有獨立的域名、空間、頁面,不從屬于任何平臺,可以進行多方面、全渠道的網絡市場拓展,推廣所帶來的流量、品牌印象、知名度等都完全屬于賣家自己獨立站所有。獨立站的最大特點是獨立,賣家完全獨立運營,不受任何平臺限制。
獨立站是怎樣火的?

01
跨境電商平臺競爭激烈
在國內,天貓、京東等電商巨頭占據了80%-90%的市場份額,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曾經是中小型企業的發芽的溫床,而現在,國內外的電商平臺的流量已達到飽和狀態,流量壟斷在大賣家手里,各種跟賣嚴重,價格戰日趨激烈,能夠在電商平臺中吃到肉喝到湯的也基本是知名度較高、體系龐大的大品牌,中小型賣家鮮有能力來做獨立站品牌官網和電商平臺競爭,也不可能競爭。
然而,在歐美地區,情況截然相反,相對于歐美消費者來說,電商平臺并不是他們的唯一選擇,他們反而更喜歡獨特的、專業的電商官網。亞馬遜所占據的市場總份額僅僅是30%-40%,獨立站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02
跨境電商平臺信息不全面
跨境電商平臺通常把核心的用戶信息握在自己手里,對客戶還是賣家都只開放一部分的數據,信息的不透明會導致主動權在第三方手中,而建立獨立站可以掌握100%的數據,實現數據安全和增值,在獨立站上,所有數據都屬于賣家,賣家除了對數據的安全性有掌控之外,還可以實現數據的二次開發,源源不斷的挖掘數據價值。
03
跨境電商平臺約束
跨境電商平臺掌握著流量、廣告,平臺搞品牌活動會對特定品類的品牌進行邀約,不在邀約范圍的,曝光度、發布數量都會受到限制。
此外,賣家還受限于平臺的諸多規則,發展瓶頸益發顯著,縱使多平臺運營仍難以避免平臺單一、重復性過高的可能。在平臺要遵循規則,在獨立站可以建立規則,對于賣家來講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04
成本、產出比差距大
第三方平臺的引流、廣告成本居高不下,獨立站引流卻更具價格優勢。第三方平臺購買流量僅僅一次性的,而獨立站雖然要在推廣上下大功夫,但勝在引流后能夠重復使用,且流量完全屬于賣家品牌,不難看出,獨立站引流產出比明顯更高。
現在普遍使用的建站工具抽取的交易費占比較低,平臺的傭金則相對較高。
基于以上的幾個因素,賣家紛紛從第三方平臺轉戰獨立站也不足為奇了。
有必要做獨立站?

電商平臺對于一開店就想要快速獲取流量的賣家來說是一大優勢;而獨立站它本身是沒有流量的,需要賣家自行想辦法引流,做廣告,提高產品的分數,前期的推廣投入并不少,一切從零開始。
雖然部分賣家在平臺游刃有余,但是并不代表不需要做獨立站,品牌備案、樹立品牌、沉淀客戶、站外引流,這些賣家長遠發展所考慮到的因素,都可以用到獨立站。因此,獨立站不是可有可無的,特別是對于想要樹立品牌的跨境電商賣家,獨立站更是必需品。
從廣東時裝周組委會獲悉,有一部分的參與品牌也正在密切關注和布局獨立站。相對電商平臺網紅以低折扣傷害賣家的促銷方式直播帶貨,獨立站的引流方式相對精準、溫和,客戶留存率也高得多。
建立獨立站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自從獨立站火起來后,建站工具、建站軟件等外包技術服務也火了起來,有了這些幫助,建獨立站其實很簡單。而且網站只是一個工具,獨立站重要的是域名和可靠的引流渠道。
有人說獨立站是跨境電商的第二次掘金機會,聽起來很誘惑,但是我們也應當理性對待,不要盲目跟風,畢竟,沒有一個“最佳的電商渠道”能夠滿意所有人的需求,賣家的首要決策標準,應該是它的功能跟特性是否契合你的業務模型和方針。
(以上資料來源于網絡公開資料并由粵服協公共關系部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