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2月,美國四所大學里的四臺計算機,第一次通過協議連接在了一起。這是最早互聯網的雛形,當時的網速只有 50Kbps。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很難知道當時的人們對互聯網的看法究竟是什么。
在后人眼里,技術的發展是一本編年史。但對身處歷史中的人來說,其實很難想象,當下的某一秒,日后會成為某個特別的時代切片。
歷史充滿了偶然性。
假如沒有冷戰,美國國防部認為有必要設計出一種分散的指揮系統,那么互聯網的研究便不會開始; 假如1972年沒有人提出了開放式網絡框架,如今我們所熟知的 TCP/IP 協議也許也不會出現。
從技術上來看,互聯網很多地方的未解空間已經全部被人探索過了。但現在區塊鏈又重新開始探索了另一個未知領域的邊界。技術好像剛剛走過了一個輪回。
現在站在區塊鏈大門前的我們,身處在另一片歷史的迷霧中。每個人都后知后覺,很難看清前面的路到底是什么。打游戲的時候,如果你的地圖還沒全開,很多地方都是黑的。這個時候是最艱難的,但這個時候往往也是最有意思的。
2009年比特幣誕生,區塊鏈走到現在,行業內有一種狂奔之后停下來反思蓄力的感覺。目前比較清晰的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公鏈,從行業角度來看其實已經開始分層,有做基礎公鏈,有做行業公鏈。這兩個都叫公鏈,但其實技術和商業聚焦點是不一樣的。并不是說做千萬條公鏈就能解決問題,底層公鏈、底層協議不需要那么多。現在網絡通用的TCP/IP協議,在某些情況下,其實比其它協議性能要差,但它的通用架構成為了重要優勢,兼容性很好。如不管接入層是3G、4G、5G或者WiFi它都能夠兼容,這才是它一統天下的原因。
分布式系統是個極其復雜的系統,要做分布式與分布式系統的并行,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所以很多人認為做好一條單鏈已經不容易了,但是作為公鏈基礎設施的架構,單鏈是絕對不行的。集中式項目不斷更新迭代,但是作為一個區塊鏈基礎設施,大架構是必須明確的,否則將來升級會面臨巨大問題。以太坊升級會這么慢的原因,就是因為要考慮到新方案對現有網絡、社區、礦機生態等的影響。所以系統架構要大改的時候,對基礎設施是一件極其麻煩的事情。
區塊鏈的底層創新是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這需要對于理論和架構進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實踐。區塊鏈的分布式系統架構因為去中心化,如果大改,代價太大。所以這是芯際在做架構的時候非常深度思考的問題,什么樣的架構才是可擴展的、可持續的。芯際首先通過理論模型設計了分層多級鏈并行結構及共識算法協議棧,以確保每條鏈的安全、鏈與鏈的安全,多鏈并成一條鏈的安全,同時要解決性能的問題,鏈交互的性能、數據存儲和交換的性能等。這種分層多級的結構具有很好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并且可以動態調整,因此每條鏈都不會成為整個網絡的性能瓶頸。此外,隨著鏈的數量增加,整個系統的吞吐量線性增加,而不會產生太多的冗余消息。
基于分層多級鏈結構,芯際從系統角度設計了一種四層實現框架,以方便系統將來的可擴展和升級。區塊鏈底層更多的是網絡屬性,因為需要共識。這也是區塊鏈的缺點,不適合做實時計算和海量數據處理等任務。所以芯際設計系統架構的時候,更多地把它當做一個網絡的架構來考慮。對比互聯網TCP/IP協議,芯際也設計了四層框架,通過多層協議棧來做系統架構。第一層是整合層,主要解決全系統總體共識;第二層是處理層,主要解決單鏈共識問題;第三層是數據層,主要解決多鏈之間的共識;第四層是網絡層,主要解決不同屬性和任務節點之間的通信。讓每一層都可以根據未來的情況去做不同的優化和升級,但不會引起整個架構的變化。就像互聯網的分層架構,讓每一層都能單獨去做新的擴展和創新,讓未來不會受限于今天的設計結構,最終帶來技術、生態的繁榮發展。
作為基礎設施平臺,芯際的技術架構完全支持DApp,行業公鏈和行業聯盟鏈的開發和部署。可以在上面直接定制行業公鏈,形成生態共同體,芯際負責底層的共識安全,為所有公鏈提供統一的安全規則、信任傳遞規則、執行規則。芯際為可信世界提供了堅實基礎,讓大家可以放心方便、專注做區塊鏈應用,真正和業務結合。在這個區塊鏈4.0時代呼喚更多應用真正落地,芯際希望能夠為經濟賦能,為商業賦能,為新世界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