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寶們,鵝姐喊你們回家學英語啦!”作業幫初一英語老師田宇端坐在屏幕前,頭發剪得很有型,笑容燦爛,一改傳統刻板的老師形象,因為經常在課堂上笑出鵝叫聲,她被孩子們戲稱為“鵝姐”,學生們也自詡為“鵝寶”。
來自湖北鄂州的田宇碩士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是雅思聽力、閱讀滿分獲得者,還是一位曾任教于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海歸老師。在教學中,她遵循“邊玩邊學”的理念,將不少西方先進教育理念融入在課堂中。聽了這個年輕老師上的英語課,才發現原來英語可以如此有趣。
會給老師“挑毛病”的學生
“我從初中開始就想當老師了。”談到如何與教育結緣,田宇認真地回溯到了自己的初中時代。
英語是田宇一直以來最喜歡的學科,從中學時期開始她就在這門課上表現搶眼。每逢大考,英語讓她如虎添翼,她總會靠出色的英語成績沖到年級總分第一。初中英語老師也是對田宇影響最大的人,初三的英語課本她至今仍然保留著,覺得那本書里承載著老師對她的殷殷期盼。
那時候,她就會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分析老師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的視角鑒別、比較不同的老師會如何闡釋知識組合,并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來。“有些地方講的特別好,有些地方如果我是老師,我會換個方式講。”田宇說。
高考后,她如愿以償地入讀英語專業,經常五點多就爬起來到“勤人坡”讀英文,對英語的認識也經歷了從小感到大悟的過程。考研時她跨專業考入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她深感當代老師不僅需要專業課知識,還要掌握更多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現在的孩子可不容易搞定,沒兩把刷子會‘教不動’。”田宇這么認為。
游戲化課堂的設計者
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開眼看世界”的思想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田宇:“如果想教最地道的語言,我需要走出去開闊視野和見識”。
讀研期間,她通過國家漢辦的層層選拔,成為一名赴任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漢語教師。她所教的學生多達幾百人,多數是初高中學生。由于漢語是受很多新西蘭中學生歡迎的一門外語選修課,針對多元化的教學對象,備課便成為田宇“吾日三省吾身”的終極問題: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鞏固學生記憶?如何讓他們學以致用?
田宇發現,如果有游戲的輔助,可以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習者的興趣。在深入調查研究后,她選擇借助游戲媒介工具Kahoot,讓學生參與“搶答”,建立有趣、積極的游戲化課堂。“我會在課前花費大量時間去研究如何設計題型,做好題目的銜接,還會加入圖片和短視頻,增加題型的豐富度。”田宇坦言這是一個非常燒腦的過程。
學生們通過游戲的方式收獲了接地氣、干貨滿滿的課程,田宇也因科技賦能的大數據掌握了更多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她的鼓勵下,很多學生從磕磕絆絆的發音到能夠流利對話,從似懂非懂的理解到用漢語書寫文章,她的教學方法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科學引導學霸們的“知心姐姐”
進入作業幫工作后,田宇繼續沿用游戲化課堂和西式教學法,側重學生的學習體驗。憑借過硬的專業素養和別具一格的教學風格,她成為孩子們喜愛的英語老師,“田田軍團”已擴充到數十萬人,“好好學習,田田向上”是他們的口號。
在課堂上,她善于用簡單直接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到解決英語學習問題的鑰匙。在教學方法上,她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將宏大的教學目標拆解成一個又一個的任務,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獲得感和成就感。在解題方法上,愛好刷題的田宇通過拆解中考常見考點,總結出大量語法詞匯解題“大招”。同時,她還根據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理論,有針對性地為不同班型、不同段位的孩子設置“梯度漸進”的學習目標,提升教學有效性。
“塞C一次我收到,塞C兩次我想要”——在學動詞辨析時,田宇把枯燥的知識點編成口訣,幫助孩子們快速“秒題”。在講定語從句語法時,她翻出自己壓箱底幾年前的照片,就為了給同學們講清楚定語從句到底是什么樣的句子,幫助他們生動地理解概念。在講解閱讀理解時,她拆解《朗讀者》文章的閱讀技巧,通過播放影片片段,加深孩子們對時代背景的理解。
由于方法有效、大招不斷,田宇不少學生的英語成績突飛猛進,其中不乏高分學生。
她曾連續三年教出省市中考英語最高分,近日還有學生給她留言稱自己在模擬考試中取得了英語全市第四的好成績。
田宇熱愛孩子,深感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時刻不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在學習、生活、自我意識等各方面遇到不同的問題,田宇認為好的引導至關重要,經常結合自己的人生故事給他們一些建議。三個分別來自丹東、鐵嶺和安徽的學生視田宇老師為“愛豆”和英語學習的追趕目標,他們不謀而合地將微信頭像換成田宇的照片,把老師也拉入群聊中。每次打開這個小群,看到留言的頭像都是不同角度自己,田宇瞬間清醒,然后笑出聲來。她還接觸過一個孩子,因為身處山區,為了給她打一個電話要排半個小時的隊。“一般來說,線上教學主講老師和學生的接觸有限,但我不想讓這些孩子失望。”田宇說。
田宇認為,當一名好老師的前提是“心中有愛“,即“愛學生、愛教育事業”,有了這份初心,才會倒逼自己去研究更多的授課技巧,讓課堂更高效。截至目前她帶過的學生已超過100萬人,她希望通過自己的跨文化教學,讓學生不但沿襲刻苦認真的美好品質,更要拓寬思維,讓他們敢于否定理論和教條,通過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實踐來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