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日至3月31日
網絡詐騙案高發類型
前三名依次為
網絡兼職
冒充客服
網絡投資
典型案例
網絡兼職
案例1:
2023年3月1日,事主通過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條兼職的消息,并掃二維碼下載某App注冊后進行刷單,刷單內容是在此軟件里購買商品。事主接了30單的任務,完成之后對方通過該APP給事主返利。后事主又接30單的任務,在刷到第29單的時候系統提示其余額不足,需要充值才能繼續做任務。事主給對方銀行卡轉賬后,對方仍以余額不足為由相繼讓事主轉賬4次,事主發現被騙后報警。
案例2:
2023年3月7日,事主下載了某同城交友類APP。注冊會員后,軟件內客服稱需要做4次任務,任務完成后就可以獲得與異性網友的見面權限,事主按照要求在對方指定平臺去打賞并獲得傭金。后事主在提現的時候賬戶顯示被凍結,對方以激活賬號為由誘導事主多次轉賬,事主依然沒有獲得傭金后發現被騙。
冒充客服
案例1:
2023年3月5日,事主接到自稱是某電商平臺客服的電話,稱其購買的商品存在質量問題,要賠償5倍金額。對方讓事主加QQ群,通過群內鏈接下載某會議APP,在會議內對方要求共享屏幕,并要求事主貸款。事主貸款后發現不對,對方以幫助事主把貸款退回為由,通過共享屏幕遠程操縱事主手機將其銀行卡內的錢款通過網銀轉賬的方式轉出,事主發現被騙后報警。
案例2:
2023年3月15日,事主接到陌生電話,對方稱是某電商平臺客服,發現事主有金條和銀條借款,可協助關閉并發來一鏈接要求事主點擊下載某會議APP和一個操作軟件。客服指導事主在軟件內關閉了“金條”,稱后臺顯示還有4個小額貸款還沒有關閉,其中一個小額貸與某銀行有關,讓事主登陸某銀行APP貸款,事主按照對方要求繼續操作,把錢直接貸出來轉到對方指定賬戶上,后發現被騙后報警。
網絡投資
案例1:
2023年3月2日,事主在某視頻評論區與陌生人討論股市行情并互加QQ私聊。對方稱要去香港出差,讓事主幫忙操作一個投資軟件。事主按對方提供的網址下載軟件后,對方說有平臺的入金通道,可帶事主操作投資。事主充值4次后想要提現,但顯示審核未通過,客服稱當天的系統維護無法提現,后又稱未滿額度不可提現,事主發現被騙后報警。
案例2:
2023年3月23日,事主手機收到一條短信,內容稱其之前投資爆雷的某平臺問題逐步解決,正在統計投資者信息進行全額退款。事主添加了短信提供的QQ群號,按群內要求下載了一個APP。群內不斷有人發成功退費的消息,有人還介紹金融證券客服給事主辦理清退,稱在APP中買“高、低、多、空”達到回款指標即可退款。事主充值買了幾輪后,對方告訴事主本次回款指標已達到,可聯系客服報備提現,但繳納購置稅需要繼續轉賬,事主發覺被騙報警。
(原標題:網絡兼職、冒充客服、網絡投資!3月三大詐騙套路高發)
來源:首都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