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位看官的 SQL 數據庫真有 2W+ 高并發,那真是要恭喜你。你已經比很多公司的 MIS 都要前衛得多。2W 和 2K 差別有那么大嗎,嗯,真是有的。2K 并發的 MIS 系統也經常有無法訪問,timeout 的異常,處理這些異常已經夠很多朋友苦惱的了。2W+ 的并發那需要懂的知識框架就更復雜了。
筆者曾服務了 500W+ 用戶的電商系統,7*24 小時的噩夢再也不想見
前幾年在一家擁有 500 多萬直銷顧問的團隊做電商平臺。平時的流量很平穩,基本都在千把,月底拼業績才會沖一沖,來個 1W+ 的并發。大部分的數據庫開發人員在日常中還是沒心沒肺沒壓力的。但電商系統有個慣例,都是淘寶帶出來的,會搞促銷,類似于雙 11. 一到這時間段,必須隨時警惕流量是不是井噴,一旦跨越紅線,系統就跟前期的 12306 一樣,頻頻延遲。隨著 DBA 組的介入,才慢慢搞定這難題。本文的初衷也來自于這段經歷的總結。
單實例數據庫應用
這種應用架構最簡單,UI + 應用服務器 + 數據庫服務器,所有的請求,無論讀寫都直接拋給數據庫。往往項目初期,為了迅速的證明自己的點子靠譜,拿到市場,我們會選擇這樣的架構來實現產品。此時往往 10 萬用戶注冊了,但每天訪問的人數剛過 200, 每張數據庫表的總數,最大也不會超過 5000 條。這樣的應用,開發能力強的,1 個人就可以搞定,業務復雜的需要分前端和后端。但無論如何都屬于基礎項目,如果你工作 3,4 了還是停留在這種模式下,那該補補課了。
事物總是在發展之中的,只要系統正常運行,總有一天用戶量會加大,隨之而來的請求會超乎你的想象(前提你是做了 pv, uv 的數據分析),很快這種架構會遇到用戶超過 100 萬,日訪問量超過 20 萬,峰值并發 2 萬,而數據庫的表會趨近于億級的量。此時應用系統如果還是建立在當初的硬件基礎上(比如 16GB,16 核,240GB 硬盤)應該會明顯感覺得到拖卡慢的尷尬,增多的是用戶的抱怨和投訴。就像 12306 前期的購票一樣,往往輪到你的時候,票沒了。
多實例數據庫
遇到流量起來的應用,如果壓力確定是在數據庫上了,那么分庫是必然的事情了。將一個大庫拆成若干小庫,保持數據庫對象都一致,這樣每個小庫分攤掉一部分流量,應用終將回歸第一種簡單架構上來,將用戶服務好。以現在的硬件服務 4000 個并發,對于不復雜的商用沒有問題。具體能負責多少看系統上線后的 baseline (基線)監測,這里我們假定 4000 并發。所以分成 5 個相同的庫,來做分庫。這樣同時寫入 4000 并發夠用。
這里會遇到一個技術細節,就是分庫路由。如何將流量均攤到每個庫里,是需要研制算法的。比如已知全國用戶分布均衡,即華東、華北、華西、華南和華中,各有 4000 用戶。我們依據地理位置分成 5 個庫,根據用戶身份證哈希成 5 個散列值,分別對應了這 5 臺數據庫,用戶就被分流了。
只要用戶不是劇烈增長,老板也滿意這種小而美的生意,這樣的架構可以一直沿用下去。基本不會有瓶頸。頂多就是時間長了,表數據越來越大了,我們用分庫的思想進行分表就可以了。當前年份(月份)數據放在主表里面,而歷史數據就歸檔到聚合表里;或者索性每月,每年分成子表存儲,而跨時間段的查詢用視圖來控制。
但用戶的行為始終是不可控的,我么必須做一系列的事情來滿足和留住用戶。比如促銷、打折、團購等等。這個時候,用戶的行為不僅僅是下個單買杯咖啡這么簡單了。他們會大量查詢他們的數據,帶來的是讀請求遠遠大于寫入請求。眾所周知,讀請求即使不影響寫入請求(比如 MVVC),但也會耗盡服務器的 CPUIO.NETwork 資源。那么我們必須更進入一層,讀寫分離。
讀寫分離
讀寫分離是另一種分庫,但與前面的分庫意圖不一樣。分出來的庫和源庫一模一樣,且只讀不接收用戶的寫入請求。實現細節每個數據庫都不一樣,也可以使用實時同步工具做,詳情可以參考《Design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這本書。不僅僅給出了指導思想,更有每種數據庫的讀寫分離組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