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 編者按】在Android和IOS二分天下的移動操作系統領域,新系統似乎從一誕生就預示著某種悲劇的結果,旨在取代Android的Firefox OS創建于2010年,好景不長,6年后便被官方放棄。然而,近期Firefox OS又有了復興的苗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文鏈接:https://tuxphones.com/capyloon-firefox-os-b2gos-linux/
作者 | Raffaele T.
譯者 | 彎月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人們夢想著出現一款基于html的操作系統,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事實上,2000年初我們就見過這樣的操作系統。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度和復雜性呈爆炸式增長,人們都渴望瀏覽器發展成為終極圖形渲染器,而css則成為設計復雜UI元素的終極標記語言。
然而,想象與現實發生了很多沖突。縱觀歷史,許多項目提出了HTML 5或JAVAScript桌面UI的想法,但最終他們的發展都遇到了瓶頸。盡管大多數“傳統”工具包(比如Qt、Cocoa 和 GTK)都使用了部分CSS,但利用JavaScript控制桌面前端的方式卻依舊很落后。除了谷歌的Chrome OS之外,Electron等項目還有整個GNOME Shell前端都在JavaScript解釋器之上運行。
很多人都嘗試了這個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開源項目之一便是Firefox OS(火狐操作系統),它是Mozilla于2010年初創建和推廣的操作系統,旨在取代Android。

Firefox OS 的歷史
Firefox OS又名Boot2Gecko,因為Firefox的渲染引擎名叫“Gecko”。這款瀏覽器操作系統提供了干凈且流暢的使用體驗,但于2016年正式被棄用,究其背后的原因似乎更多壓力來自市場應用前景,而非技術。事實上,以瀏覽器為基礎,讓應用直接與內核交互,這個思路非常符合直覺,實現難度并不會高于大多數其他現代UI。
此外,Firefox OS的用戶界面設計也非常好,其靈感來自HP WebOS和Palm OS。簡潔的線條、生動的平面設計以及易于使用的應用開發工具包,使其成為很多人心目中Android 和 iOS理想的替代品。然而,它沒有真正被人們接納,直到2016年被官方放棄。


迎來復興?
然而,在過去的幾個月里,Firefox OS出現了復興的苗頭,就像HP webOS(后來成為 LuneOS)和諾基亞的 Maemo(現在的 Leste)。
首個采用B2G/Firefox OS的商業應用是KaiOS,出現在2018年左右,這是一款廣受歡迎的Firefox OS商業版,有望成為廉價功能手機的現代操作系統。盡管KaiOS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但很快GerdaOS就建立了自己的版本,這是一個自定義ROM,發展目標是將Firefox OS的開放性帶回KaiOS設備(比如新款的諾基亞設備),并消除侵入性的用戶跟蹤器。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量級項目Capyloon,它不僅僅是Gerda之類經過大量改裝的KaiOS,它的目標是為現代Linux手機(比如PinePhone Pro、Purism Librem 5和Pixel 3A等)提供完整的開源Firefox OS。

盡管有明確的目標,但Capyloon項目的營銷卻有著迷之操作:他們將其定義為“實驗性用戶代理”,提供更好的網絡隱私和GUI,但他們沒有說明這款產品的主要目標是完全面向用戶的操作系統。此外,Capyloon主頁還建議優先集成WebAssembly和IPFS,但目前尚不清楚如何在實踐中實現這種集成。

Capyloon的前端Nutria附帶一個開發應用的SDK,只需稍加調整即可能夠運行較老的Firefox OS應用。此外,你可以在大多數最新的安卓設備上測試Nutria,并在Android內核之上測試Firefox OS UI。對于不受支持的手機,Capyloon虛擬機可以使用基于Rust的構建腳本,通過命令行執行構建,或作為Debian包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