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2日電 題:勒索病毒演進加速,防御“屏障”該怎么建?
中新財經記者 夏賓
當前勒索病毒全球肆虐,勒索病毒攻擊已成為網絡安全最大威脅,并已形成大量分工細致、專業化、職業化的勒索團體組織。
勒索軟件的“鼻祖”誕生于1989年,而在那個互聯網的“蠻荒”時代,攻擊者還沒有找到“高效”且“安全”的敲詐方法。時代變遷,現在勒索攻擊造成的經濟損失甚至超過一些國家的年GDP總量。
據全球知名威脅情報機構RiskIQ數據統計,每1分鐘就有6家單位遭受勒索攻擊,全年超315萬家單位被勒索,每分鐘因網絡安全導致的損失高達180萬美元,全年超過6萬億人民幣。
事實上,歷經數年演化,勒索病毒經歷了與比特幣支付方式結合、與釣魚郵件結合、攻擊目標轉向大型政企、與蠕蟲木馬結合、出現RaaS服務、數據泄露與多重勒索等多個發展階段,無論從攻擊形式、攻擊技術、勒索形式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形成了產業化發展態勢,勒索攻擊已經成為網絡安全最大的威脅之一。
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副院長彭海朋表示:“勒索病毒的攻擊能力十分驚人,一方面勒索病毒的作者在延續開發周期,其制作新變種的更新速度和攻擊方式變化極快,加強軟件彈性、駐留能力、無文件、免殺逃逸等額外功能也將成為勒索病毒的標配。另一方面,RaaS的攻擊形式進一步增強了攻擊的隱蔽性,且勒索攻擊已由個人或單個黑客團伙攻擊轉向層級分明、分工明確的黑色產業活動,勒索行為日益專業化。”
事實上,勒索病毒已經正式進入一個全新時代,即勒索團伙APT(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高級可持續威脅攻擊)化,其以符合網絡安全行業對APT組織的認定標準,即幾乎所有的勒索攻擊都基于經濟目的;所有的勒索攻擊都是潛伏的,多階段的持續性攻擊;現代勒索攻擊主要是針對企業組織的定向攻擊;勒索的攻擊方式多樣,包括魚叉攻擊、商品化與定制化惡意軟件、遠端控制工具,漏洞利用等。
在此背景下,亞信安全近日召開“全面勒索治理即方舟計劃”發布會,基于“現代勒索攻擊團伙就是APT組織”的最新威脅研判,介紹了“方舟”計劃并全面解讀了勒索治理的最新理念與解決方案。
據悉,上述“方舟”提供了從勒索攻擊發現到響應,再到恢復的全鏈條綜合治理體系,幫助用戶提早發現隱患、及時封堵攻擊、避免二次勒索,最大化降低客戶受勒索攻擊風險和影響。這背后與亞信安全提供的三大能力密不可分,即勒索體檢中心、全流程處置機制、現代勒索治理解決方案。
亞信安全副總裁劉政平介紹:“勒索病毒攻擊可以分為6個階段,包含初始入侵、持續駐留、內網滲透、命令控制、信息外泄、執行勒索,而單一防御安全體系很難對這種有別于傳統病毒的‘殺傷鏈’發揮作用。”
例如:現代勒索攻擊團伙在入侵后會潛伏幾天、幾周甚至數月,他們在真正運行勒索病毒加密刪除文件之前,都會偷偷尋找有價值的文件或數據,并將其外傳。另外,在勒索加密代碼真正啟動之前,一般都會進行免殺處理,以此讓防毒軟件失效。
亞信安全首席研發官吳湘寧提到,由于勒索攻擊深度結合APT攻擊技術手段,要解決各種來源的威脅情報雜亂無章,安全團隊缺乏完整的威脅可見性、應急響應流程“紙上談兵”等問題,勢必需要相應的聯動方案,從威脅的檢測、控制,再到威脅狩獵、調查、歸因等整體聯動防御,方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騰訊研究院產業安全中心主任翟尤認為,由于勒索攻擊高強度加密算法的難破解性和數字貨幣交易方式的隱蔽性,并不建議將防治重點放在遭受攻擊后的解密環節,而應該著重做好預防工作,不給勒索病毒以可乘之機。從個人用戶來講,增強員工安全意識與加強數據備份同等重要。從企業用戶來講,解決勒索攻擊的核心是構建“安全能力前置”,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翟尤稱,企業數字化程度越高,潛在的安全風險也就越大,甚至會有致命風險。被動防御性的安全思路難以應對多樣化、動態化的網絡攻擊。因此,一方面要利用AI、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實現安全能力在業務環節的前置,提前預判潛在安全風險,另一方面要對安全專家或人才能力量化,使過往積累的安全經驗與能力標準化、流程化,以實現安全能力的量化部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