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要是因為操作系統不支持這么大內存所造成的現象,在目前所使用的系統中,相信大家都聽說過32位和64位系統之說。那何為32位?何為64位?他們如何區分呢?
一般我們在安裝系統之前,首先會下載鏡像文件,這個鏡像文件都會很明確的標有操作系統位數,如果鏡像文件名稱中帶有”x86”字樣,我們肯定知道它是32為的鏡像文件,將這樣的鏡像文件安裝到電腦,我們的操作系統就是32為的操作系統了;同理,就是64位的操作系統了!
那為什么我們的電腦識別的可用內存不能是安裝的最大內存呢?我們可以根據歷任操作系統進行分析。首先都知道xp系統做為最典型的界面操作系統,不光PC機普遍使用,就連好多的銀行自助機、大屏控制器都使用該系統,一個原因是因為它很穩定,另一個原因是它所消耗的資源相對較低,對硬件的要求也不高。所以普通的xp系統最大能識別的內存達不到4G,如果你的物理內存超過了4G,那么對不起,要么不用我大xp,要么未識別的內存閑置著!這并不是光讓xp背鍋,32為的windows7也同樣識別不到超過4G的內存,但并不是說32為的系統一定不好,他也有自己的優點,只是慢慢使用少了而已!
鑒于這種對內存的限定,64位的操作系統閃亮登場了,因其是按照64位地址總線設計的,識別內存大能力大大提高,甚至能達到上百GB,這個優勢是絕對秒殺32位系統的,在速度、體驗等各方面都有了提升,但是代價是需要付出的,那就是對資源的消耗也相應有了更大的提升!
在實際使用中,內存容量的限制還包括主板插槽、cup集成內存控制器等這些因素的影響,即使64位的操作系統可識別內存大大提高,但是一般的家用電腦畢竟不是服務器,在內存的擴展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比如一般的主板都有兩個到四個插槽,而一般的內存比如DDr4最大也就16G,那么問題來了,家用電腦可擴展的內存容量也就提前訂好了基調,32G~64G之間了,不過這個內存大小已經滿足了大多用戶的需求,即使現在大型的游戲,也能夠滿足流暢運行了!
當然,對于大多數的科研工作者,也許還需要有更高的內存支持,因為我們知道,一般的實驗數據在跑起來有跑一天、十天、甚至幾個月都是常事,這么大數據的加載堆內存的需求是絕對不可小覷的。但是話有說回來,對于這樣的科研工作者而言,他們幾乎看不上PC機來跑數據,都是專門的科研配備服務器了,所以同樣能夠滿足正常的使用需求!
以上就是對電腦內存的識別以及選購思路的大概概述了,歡迎友友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