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小黑在家一待就是將近兩個月,除了工作,就是做飯,還有做核酸、做抗原。幸好,家里有臺電視挽救了小黑單調、無聊的生活。
于是趁著疫情宅家,小黑決定讓觀影體驗更上一層樓,決心將服役兩年的小米電視盒子換掉。在做了一番功課后,小黑認為蘋果的Apple TV比較符合自己的需求,在蘋果全家桶的加持下,也許能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Apple TV開箱初上手
小黑入手的是去年發布的新款Apple TV 4K HDR版本,內存為32GB,搭載A12芯片。
Apple TV外包裝一如既往的蘋果風格,只是需要注意的是,2021款包裝側面4K標志是彩色的,而舊款4K版本則是黑色的,需要區別一下。
里面有Apple TV本體和新款遙控器,還配有說明書、保修卡,以及一根可供遙控器充電的lightning線,蘋果還是一如既往的“環保”。
小黑體驗過小米國際版、Shield TV兩款電視盒子,在拿起Apple TV的那一刻,小黑發現它比前面提到的兩款都要重,體積也更大。從手感來說,小黑覺得這1400元花得值!
造型方面,Apple TV長得像是縮小版的mac mini,純黑設計看起來一體性十足。
機身前面是指示燈,每按一次遙控器,指示燈就會閃爍一下。
背部提供三個接口,分別是電源、HDMI和網口。比較遺憾的是,Apple TV并未搭載USB接口,無法通過外置儲存的方式加載視頻或文件。
比較有意思的是,Apple TV底部還帶有散熱孔,不知道的還真以為這是一個小型電腦主機。小黑認為,散熱孔的存在是為了讓A12發揮全部性能,也為了讓Apple TV的游戲體驗更出色。
除了Apple TV本體外,搭配的遙控器更是讓小黑驚嘆買得值。遙控器采用全鋁合金材質,不論是質感還是觀感都很高級。
小黑對比了手頭的小米遙控器和索尼遙控器,從設計感、質感來說,Apple TV自帶的遙控器還是值得許多廠商借鑒的。
另外,遙控器的按鍵排列也布置得很簡潔,頂部這個圓環設計,瞬間將小黑拉到了iPod時代。
底部則是遙控器的常用功能,分別是返回、主頁、播放/暫停、靜音、音量加減的功能。
遙控器的底部則是一個lightning充電接口。
剛開始,按鍵的觸感讓小黑很不適應,因為在按壓時需要更大的力氣,但習慣之后就還好。不過,如果在輸入字母時,可能會很費力。但好在遙控器支持觸控滑動操作,在圓盤區域隨意滑動手指,即可快速到達指定區域。特別是在輸入時,很好用,當然如果用戶習慣了這一操作,還可以直接替代按鍵操作。
但也有壞處,在某些時候很容易出現誤觸的情況,因此小黑建議按鍵和觸控滑動搭配使用。
在連接電視以后,就能進入Apple TV的初始頁面了,設置頁面與其他電子設備都大同小異,這里小黑就不做過多介紹了。但與其他設備不同的是,Apple TV作為蘋果生態中的一環,依舊享受多設備聯通的便利性。
在接通Apple TV的電源后,手機就會彈出Apple TV的彈窗。是的,這個動畫跟Airpods連接iphone時是一模一樣的。通過這種方法,直接免去了輸入WiFi密碼、賬號的復雜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Apple TV在初始設置界面還提供“縱觀世界”的功能,在Apple TV不工作時,可以滾動播放蘋果官方的航拍視頻,相當于屏保功能。
界面美觀,共享蘋果生態
手機投屏,是一種方便、快捷的觀影方式,它節約了在電視上選擇影片的大部分時間。遺憾的是,手機投屏大部分國內廠商做得并不好,多少會犧牲畫質,或者投屏時需要很長的等待時間。
因此,小黑選擇Apple TV的一部分原因是沖著蘋果的AirPlay投屏協議去的,只要是蘋果設備,都能將視頻、音頻通過AirPlay的方式投至Apple TV上。
不僅蘋果自帶流媒體Apple TV+、Apple Music支持,許多第三方流媒體同樣支持。
小黑對比了同樣情況下,AirPlay與小米盒子自帶投屏方式,最終呈現到電視的畫質與投屏速度,發現Apple TV在這兩方面的表現都優于小米盒子。
許多智能電視或電視盒子,聲稱支持AirPlay協議,但其實要么是自創的投屏協議,要么就是需要下載第三方投屏軟件,如樂播投屏。缺乏統一標準,缺乏生態互通,是這類型投屏方式的痛點。
除了投屏,AirPlay也是串聯智能家居的工具,只要是支持AirPlay的設備,都能與Apple TV連接,例如許多家庭都通過HomePods、SoundBar等設備組建起一套簡易的家庭影院。幾乎察覺不到的延遲、擺脫線材的束縛、智能化操控,是Apple TV給予我們的便利。
除此之外,Apple TV簡潔流暢的系統,也是小黑選擇它的原因之一。IOS、MacOS、iPadOS之所以好用,是因為它們具有流暢的過渡動畫與統一的圖標設計,Apple TV運行的tvOS同樣具備這些特質。
與iPhone相同,主界面直接顯示的是圖標,沒有多余的入口。更重要的是,沒有彈窗和廣告。
圖標統一為圓角方形,看起來格外統一。在操作便利性方面,遵循iOS熟悉的操作方式,例如長按圖標調整位置,雙擊“主頁按鍵”即可調出后臺,左右滑動觸控板也可選擇進入任意應用。甚至還模擬了上滑退出后臺的操作。一方面減少了學習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系統的易用性。
Apple TV內置蘋果強大的本地軟件,比如健康、AppStore、AppleTV+、Apple Music等。
擁有海量應用、高質量軟件的AppStore不必多說,這里小黑想重點介紹一下Apple Music、照片兩個應用在Apple TV上的體驗。需要注意的是Apple Music需要美區Apple賬號才能正常播放,如果是國區賬號只能通過AirPlay播放。
小黑認為,Apple Music在電視上更能放大歌詞播放界面的美觀優勢,毛玻璃、滾動特效在大屏上展現得淋漓盡致,用它來播放背景音樂不再是聽覺上的享受,更是視覺上的愉悅。自小黑購買Apple TV后,常常在工作時打開電視上的Apple Music作為背景音樂播放,賊帶勁!
第二個自帶應用就是照片應用的體驗了。不得不說,相比第三方云盤或者投屏瀏覽,備份在iCloud上的照片,直接在AppleTV中打開的方式,會更加便捷。且不論是照片或視頻播放,都不會壓縮畫質。
另外,照片分類、共享、回憶等功能都與iOS照片同步,很容易就能找到想要的照片。在電視上與家人、伴侶回顧過往的記憶,也是一種樂趣。看到以前的照片和視頻,小黑是越發期待上海解封的那天了......
Apple TV上有哪些值得體驗的應用和功能?
在深度挖掘Apple TV后,小黑發現了一個堪稱“魔法”的功能,它能讓你的電視畫質標準與手機屏幕統一。
眾所周知,蘋果在屏幕色準、屏幕調教方面,具備一定優勢,不少設計從業者選擇蘋果設備,原因之一就是沖著它的高色準屏幕去的。如今,雖然蘋果造的不是電視,但蘋果將優秀的屏幕調教能力帶到了Apple TV上。
在Apple TV上,提供了“色彩平衡”的功能,進入后能對電視畫面的顏色進行校正。與此同時,iPhone端也會顯示一個彈框,并標注“您可以使用此iPhone測量電視的色彩”。
根據提示,將iPhone屏幕對準電視屏幕,利用前置攝像頭將電視屏幕畫面傳輸入iPhone端,然后經過系統處理遠程調教電視的色彩。
在調教完成后,可以查看調教前與調教后的色彩對比。能夠看出,色彩前后之間有著明顯的差別,調教后的電視色彩偏暖,色彩顯示更豐富,而調教前的色彩看起來更素一點。就顯示討喜程度來說,小黑更喜歡調教后的色彩。
應用方面,AppStore為Apple TV提供了海內外主流的流媒體平臺,比較適合影音愛好者付費使用。當然,Apple TV對騰訊視頻、優酷等平臺的適配并不是很完善,這是比較遺憾的地方。
不過,許多第三方開發者在TestFlight平臺上提供了內測版應用,小黑這里推薦一個名為“起飛了”的電視瀏覽器。
不僅可以在大屏上瀏覽網頁,而且可以登錄B站、騰訊視頻、優酷等視頻平臺。另外,使用遙控器的觸控滑動,來使用該應用,體驗還是比較不錯的。
小黑曾在一篇文章上說過B站電視版應用的劣勢,比如手機、電視會員不互通,以及不能顯示彈幕等。對此,也介紹過下載第三方開發者的軟件來解決這些痛點,但其實這個Android/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安卓盒子端的三方應用,早在幾年前就停更了,因此穩定性無法保證。
在Apple TV端的AppStore中,有這樣一個名為Miao Project的應用,位列付費排行第二。它同樣是B站第三方開發應用,不同的是它通過了蘋果商店的嚴格審核標準,且在不斷更新,售價為35元左右。
在該應用中,不僅能播放彈幕,畫質與網頁端同步,同時也能與手機、網頁端會員互通。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也能同步B站網頁端的功能和內容。相比“云視聽電視”App,使用它能讓體驗上升好幾個臺階。
另外,Infuse、Emby、Plex也是小黑比較推薦的三個Apple TV應用,它們能遠程調用儲存在NAS或云盤中的資源,并且還能自動搜索,匹配電影、電視劇的封面、字幕、配音等。利用它們,可以打造一套完整的家庭影音庫。
此外,Apple TV還能觀看電視,小黑體驗了OBOX、iPlayTV這兩款應用都挺好用的。在畫質、頻道數量等方面,表現都還挺不錯的。
有關Apple TV,其實小黑還有更多使用感受,以上只是小黑挑出來的部分值得分享的特色功能與軟件、系統體驗。總的來說,Apple TV給小黑最大的驚喜在于它簡潔易用的系統、高質量的應用,以及強大的生態聯動,這或許是一些智能電視系統、安卓電視盒子,需要借鑒與完善的地方。
圖源:Apple TV、自制圖片、谷歌、起飛了
iOS、Infuse、obox、Miao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