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固態硬盤的普及,移動機械硬盤市場容量越來越小了。主要是移動硬盤有幾個硬傷:
第一,體積大重量也大,攜帶不方便。
第二,傳輸速度很慢,耽誤時間。
第三,機械硬盤最怕磕碰和摔,在通電時候最怕震動,動不動就壞,數據不安全。
第四,機械硬盤壽命短。
看到這里有小伙伴可能會抬杠:“你懂不懂啊,機械硬盤壽命短?機械硬盤沒有擦寫壽命限制,而固態硬盤都有一定的擦寫次數,到底誰壽命短?”
其實我說的壽命短是指機械硬盤的使用壽命短,不是說擦寫壽命短。因為機械硬盤的機械結構決定了其磨損,如果連續使用,能夠用十年就非常厲害了。
而固態硬盤如果你不超出TBW最高限度,你幾乎可以用100年,就算你一直都通電處于工作狀態,使用100年好像也沒有事,因為現在一般固態硬盤平均無故障使用壽命能達到150萬小時以上,我大概算了算,每天工作24小時,平均可以工作173年。
當然了,這只是理論上的數據,真正使用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比如說主控方面,接口磨損方面,固件方面等等,所以能用五六十年就很不錯了。不過還沒有等你用到固態硬盤完蛋,可能接口早就淘汰過時了。
有網友可能會說,固態硬盤好像數據丟失了無法恢復啊,固態硬盤可能會掉速甚至掉盤啊。其實這是過去的一些觀念,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新的固態硬盤數據都是可以恢復的,只不過稍微有點麻煩。而所謂掉速和掉盤,那是因為你買到了一些不好的固態硬盤:特別是一些顆粒有問題的固態,比如說黑片和低等級顆粒,或者QLC顆粒靠SLC緩存提速等,用完了緩存就“原形畢露”了,變成了龜速。
其實雖然現在固態硬盤非常普及了,但很多小伙伴對固態硬盤的認識還存在一些誤區,其中比較典型的有三大誤區:這些誤區可以說十個人有九個中招,你被套路了沒有?
首先第一個誤區就是,很多小伙伴認為,只要是SLC顆粒,就一定比MLC顆粒好,MLC顆粒一定比TLC顆粒好。從理論上來說是這樣的,但是在實際使用 中,其實是存在很大差異大。比如說現在3D NAND顆粒就算是TLC顆粒,也要比過去單層結構的MLC顆粒速度快,壽命也更長。所以不能光看顆粒類型,還要看顆粒結構。3D NAND顆粒可以分為32層、48層、64層、96層甚至128層,不同層級其性能以及使用壽命也不同。
第二個誤區就是,很多小伙伴覺得,顆粒是原廠的就是好的,原廠的一定比白片好,白片一定比黑片好。白片一定比黑片好這是肯定的,但是原廠比白片好卻不一定,因為所謂白片就是沒有經過原廠二次檢測的,進貨價格相對便宜一些,但是一些大品牌固態硬盤廠商會自己進行檢測,不合格的會淘汰賣給小品牌或者自己做U盤。
不同的廠家原廠顆粒也存在非常大的差異,而且同一家廠家,同樣的顆粒類型,也存在很大的品質差異。比如說同樣是英特爾的TLC顆粒固態硬盤,其企業級和消費級的TBW相差好幾倍。而不同廠家之間的差異就更大了,比如說同樣是原廠的TLC顆粒的固態,同樣是1T的容量,有些TBW能達到680,而也有些TBW只能達到340甚至更少,壽命比人家相差了一半,這就很坑爹了。
第三個誤區就是,讀取和擦寫速度越快就越好。速度快說明性能好,但是并不是速度越高越好,因為固態硬盤不能僅僅看速度,還要看穩定性以及數據安全性。首先穩定性就是不掉速,安全性就是不掉盤,不會出現丟盤和數據錯誤,因為數據是無價的,在這個基礎上再追求性能。
那么,說了半天應該如何選擇呢?首先要看TBW,這個非常關鍵,因為一些國際一線品牌的固態硬盤使用QLC顆粒,但是卻不標注顆粒類型和TBW,或者TBW很低。這樣的固態最好不要碰,比如某士頓的灰盤、某部數據的綠盤和某迪的加強型,總之沒有標準顆粒類型和TBW的,或者TBW很低的,多數都是割韭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