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里程碑式的一天!未來會有更多的人在身體里植入芯片,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前不久歡聚時代聯合創始人李學凌在朋友圈曬出自己身體植入的小芯片,引起網友圍觀,有人表示這太“科幻”了,也有人迅速“打臉”,指出這實際上只是雅培的一款敷貼式血糖儀,不可能測量“各種東西”。
實際上,一年前荷蘭生物黑客Paumen來華接受采訪時“曝光”自己身體內有14個植入物,就曾在科技圈引起過轟動。這十幾個植入物里至少有9個RFID芯片,而且顯然不是為了測試自己的血糖。不過黑客離公眾過于遙遠,反倒是這次李學凌的“示范”效應,讓很多關心YY直播的年輕人開始關注“可植入”智能硬件了。
從可穿戴到可植入,我們今天不關心李學凌身上這塊芯片的故事,而是要關注一下這個話題背后那些“聞風而動”的智能硬件行業玩家。
“植入納米芯片,掀起健康革命,解讀身體密碼。光聽廣告就很唬人了。”有熱心讀者向懂懂筆記爆料,最近深圳有不少智能硬件企業又開始一波一波宣傳,聲稱擁有最先進的新型可穿戴智能設備,以及能夠植入人體的健康管理芯片,并配備了大量高精尖“黑科技”,可用于監測、分析身體健康狀態。據悉,這些智能產品還頗受“壕客”的歡迎。
所謂“壕客”,就是不僅壕而且自詡極客風范的一個群體。這樣的消費者并不多見,但是有“榜樣的力量”。于是乎,早先年風靡一時的可穿戴設備似乎又開始火爆,而一些新推出的可植入設備也迎合這人們對于健康監測的需求,這些新產品和服務再次被描述成既引領時尚,又充滿高科技內涵的風潮。
別急,凡事虛火、爆紅、熱炒必有名堂,這里面或許有引領智能科技趨勢的元素,但是否也裹挾著小黠大癡的“忽悠”呢?
用芯片監測日常健康靠譜嗎?
根據圈內人士提供的線索,懂懂筆記以咨詢業務合作的名義來到了位于前海的某5A寫字樓內,發現這里有不少健康管理機構,而且大多開設有健康分析、智能監控、合理減脂和調節三高等業務。
“我們的價值,主要是正規醫療系統的一個補充。”看到懂懂筆記前來咨詢業務,一家健康管理機構的李姓顧問表示:她所在機構創立于2012年,所有智能健康監測分析儀器,均是自主研發的,涵蓋了血液、體能、精神狀態等多個分領域。
就在交流的半個小時內,有不少機構會員陸續前來檢測身體狀態。有幾位中年人赤腳在一臺“智能儀器”上站了十幾秒,旁邊的工作人員就表示會盡快安排出具含有脂肪含量、睡眠狀況、精神狀態的分析報告。
“植入芯片是我們新推的項目,其實不會很痛,就跟打針一樣,一下就沒事了。”李顧問告訴懂懂筆記,機構所研發的健康管理芯片,能夠監測人體血液中的血細胞含量,還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出血脂、血糖、微量元素等數值。
“光是過去這一個多月時間里,就有十幾位會員接受植入了這一款芯片。我們推廣期間內優惠價格只要6999元,且芯片終生免維護、免充電。無副作用,十分方便。”她著重強調了這款芯片優惠后的超值價格。
當懂懂筆記提出想要了解整個芯片植入過程,看看是否真的安全、可行時,李顧問顯得非常謹慎,她表示植入芯片的整個過程,涉及研發機密以及機構知識產權,不方便讓客戶(包括高級會員)觀看操作過程。
“至于其他設備,辦理會員卡之后就可以無限使用,一年只需要一萬二。”似乎是不愿意過多談及植入芯片的話題,她指了指一臺類似體重計的儀器表示,客戶只要往上面一站,幾秒鐘就能分析出身體內的脂肪含量、健康狀態。她推薦健康咨詢方面的業務合作,可以先從這一類產品開始,不僅能幫助肥胖人士計算出最合理的減重計劃,還可以通過連接APP查看、下載分析報告。
懂懂筆記來到另一家健康管理機構,在咨詢業務合作時看到有一名頭發花白的男士在專屬健康顧問的指引下,拆下了佩戴在手上的一枚黑色手環,并交給了在場的一位檢測人員。在用數據線連接上電腦之后,一份含有大量圖表的分析報告就出爐了。
“那個是分析睡眠用的。很多失眠的會員都能夠得到專業的建議,通過大數據分析后調整個人飲食和作息,改善睡眠狀況。”負責接待的業務經理介紹說,這款智能手環一個月僅需充電一次,價格399元。是他們機構的熱銷產品,頗受工作壓力繁重的人士歡迎。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隨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想要借助科技手段,管理、改善健康狀態的需求越來越大。無論是可穿戴設備,還是可植入芯片,用戶都希望能在專業智能儀器的幫助下,了解身體狀況,提前預防疾病。
但是,無論是健康管理機構所提供還是廠家銷售的儀器設備,真的如產品介紹的那樣靠譜嗎?
唬人的高科技有多神奇?
“(芯片)打進去倒不很疼,也沒有異物感,反正這是高科技,咱也不懂呀。”
三個月前,胡先生在深圳一家健康管理機構植入了健康分析芯片。如今,他每周六都會來這里讓設備“掃掃”手臂,看一看過去一周內血液的變化情況。當設備顯示出一堆彩色圖標時,都讓他都感到十分新奇。
最初,他是被銷售顧問的高科技內容介紹吸引了,但是在看到機構用一種類似針筒的設備操作時,又擔心打進他手臂的是“空氣”。直到每次儀器掃描,自己都能看到不一樣的數值變化,這才放下心來。
健康顧問對數據的解讀也讓他逐漸踏實了,因為與身體感受到的狀況差不多,他開始覺得這項“黑科技”還是很管用的。
據胡先生回憶,這款號稱能夠生成大量分析數據、圖表的掃描設備,外形和普通的平板電腦十分相似。只是看不到機器上有任何商標、Logo,對方解釋是機構自主研發的專利設備。
對此,懂懂筆記通過胡先生提供的照片和其他讀者提供的信息做了進一步了解,發現這些健康管理機構宣稱國外訂購,或者“自主研發”的高科技智能設備,技術壁壘遠比想象中“簡單”,甚至很可能任何用戶都可以唾手可得。
以之前一位健康顧問極力推薦,外形上類似平板體重計,號稱能夠連接APP查看健康報告的設備為例,有專業人士指出,這其實就是一臺如假包換的智能體重計。
如果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可以發現,這個“國際知名”品牌的智能體重計,價格僅不到千元。在測量完用戶的體重信息之后,就可通過無線連接APP,查看體重、體脂比等身體質量指數,即BMI。
“本質就是量體重的,BMI的計算方式也十分簡單。”在咨詢助理營養師楊喬雅時,她告訴懂懂筆記“BMI指數”是用體重數除以身高后,平方所得出的數字,是目前最常用衡量人體胖瘦及健康程度的標準。
如今有不少智能體重計產品都具備BMI分析。其原理是測得使用者體重后,在APP登錄后(用戶要注冊并填寫個人身體情況)完成公式計算,再將數值加以文字化解讀,就能讓用戶直觀了解體脂情況。
而另一種需要赤腳接觸使用的分析儀器,楊喬雅推測是一臺專業的人體成分分析儀,常見于各大康復中心、養療中心、健身中心,設備價格在數千元至上萬元不等。
“這個除了測脂肪量以外,還能測身體水含量、肌肉量、代謝率等數值。”她表示,由于成分分析儀能夠大致測量人體細胞內水、細胞外水、骨礦含量等,聽起來十分陌生的名詞數值,往往會讓用戶感覺很高大上。
再加上一些人為分析、彩圖報表,足矣讓不少消費者不明覺厲。盡管部分儀器設備能夠監測用戶身體狀況,輔助運動鍛煉,但卻遠沒有商家宣傳的那么夸張,也不是所謂最新的智能科技產物,更無法分析“各種東西”。
或許,有人以為交的是高科技健康咨詢管理費,實際上可能只是一筆不菲的智商稅。
花錢圖一個安心
“這手環是機構送的,監測睡眠和心率,跟普通手環差不多。”
48歲的黎添在深圳經營著一家電子工廠,去年一場大病,讓他開始重視身體健康問題。他表示當人處于亞健康狀態時,常常會感覺到疲勞,抵抗力下降。但在醫院,卻很難查出導致亞健康狀態的癥結所在,要么到中醫科調理身體,要么就去加強鍛煉。
“說句實話,隨著年齡增加,我很怕得病,更怕那些大病。”因此,他從今年初開始,就在一家健康管理機構花了15000元辦理了年度會員,“很方便就能享受日常身體素質檢測、分析等服務。”
這家機構也是以“科技”、“智能”為宣傳口徑,宣稱擁有大量的進口儀器、智能設備,能監測會員的身體素質,及時發現健康問題,以達到防治未病的效果。
“設施、裝潢都很現代化,而且很有科技感。”黎添表示,一些認識的機構會員,都和他一樣是上了年紀的企業家或公司高管,平時工作壓力比較大,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
因此,他們除了需要用儀器、設備監測身體素質之外,更希望有專業的機構或人士,為其定制一套專屬的健康計劃,以緩解疲勞,消除壓力,強身健體。
“說白了,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也是圖個安心,心理作用罷了。”他告訴懂懂筆記,雖然自己是傳統企業主,但也大概了解如今智能科技領域的發展情況。
對于機構所宣傳的儀器、設備效果,他都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包括健康顧問最近推薦的可以24小時監測的“植入式芯片”,他也在考慮中。“至于中心推介的那些保健品,我是不敢輕易嘗試,那太冒險。”黎添笑稱,身邊有會員開始植入看似高大上的健康監測膠囊、血液分析“芯片”,他也想先看看別人的使用效果再說。
在他看來,上健康管理機構消費,就如同女性用戶上美容院美容一樣?;蛟S大家也知道大量護膚、美白產品在功效的宣傳上,或多或少都存在水分。但在進行臉部涂抹、按摩之后,卻會讓女性消費者產生一種逐漸在變美的心里錯覺,健康管理可能也是如此。
隨著部分高消費人群日益重視健康問題,大量打著科技、智能旗號的健康管理機構、科技產品也在不斷涌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些科技產品在一定程度上給用戶帶來了相對合理的運動計劃、生活方式以及內心上的慰藉。但有時,這些產品和服務也帶來一種依賴,導致部分用戶盲目相信儀器數據,將自己的健康寄托在了這些“黑科技”上。
從可穿戴到可植入,黑科技正在不斷刷新我們的健康管理理念,你對這些高精尖的可穿戴、可植入又持何種態度?
【來源:藍鯨TMT網 作者:懂懂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