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問吧
世界著名密碼史學家戴維·卡恩曾說:“人類使用密碼的歷史幾乎與使用文字的時間一樣長”,這意味著人類密碼領域的較量已近五千年。提及“密碼”一詞,大多數人會想到日常所用的手機密碼、銀行卡密碼、二維碼等等。其實,這些散見于我們生活中的各類登錄密碼,嚴格來說只是驗證口令,是密碼技術應用的冰山一角。
密碼起源可以追溯到何時?在歷史長河中,密碼在戰爭、商業、外交和間諜活動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有哪些竊密陰謀和風云故事?本期澎湃問吧邀請《破譯者:人類密碼史》責編李曉凌,聊聊世界密碼學領域的故事。
歷史上最早的密碼
@ donottag:歷史上第一個密碼長什么樣?
李曉凌 :約4000年前,尼羅河如緞帶般向前流淌,河畔坐落著一個名為梅內特·庫孚的小鎮,鎮里有一個高明的書寫員,他用象形文字記下了他主人的生平,從此開創了有文字記載的密碼學史。這可能是較早的有文字記載的記錄,沒有記載的就無法考證了。
@Chelsea:最早的密碼是在什么情境下誕生的?
李曉凌:最早發明密碼的人?這個問題相當于問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著實很難考證。不過我可以告訴您很多有名的密碼專家,如西方密碼學之父萊昂·巴蒂斯塔·阿爾貝蒂,法國密碼學之父安托萬·羅西尼奧爾,英國密碼學之父約翰·沃利斯,美國編碼學開創者托馬斯·杰弗遜,現代密碼學先驅奧古斯特·克爾克霍夫,一戰中最偉大的密碼分析家喬治·潘萬,美國密碼破譯之父、黑室(密碼局)創始人赫伯特·雅德利等等,他們背后都藏著很多精彩的故事。
我認為密碼發明的目的是為了保密,不讓信息被通信雙方之外的第三人知曉。發信人將明文通過密鑰加密成密文,傳遞給收信人,這樣除了收信人之外的其他人就無法解讀了。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想嘗試在不知道密鑰的情況下破解密碼,于是就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密碼破譯故事。
@ 西瓜可樂味:密碼最初的設定是怎樣讓其他人能懂得其中規則,并且進行破譯呢?
李曉凌:編制密碼時,一般有三個要素:明文、密鑰和密文。明文是指需要加密的信息,通常用通信雙方母語寫就;密鑰,多數情況下使用單詞、短語或數字;通過密鑰加密后得出的秘密信息就成了密文。包裹在秘密外衣下傳遞出去的信息,就叫“密報”、“密信”或“密電”。一般來說,只有收信人才知道密鑰,從而解密出信息。但是不排除被密碼破譯者從半道截獲并破開,而破譯者是不知道密鑰或密碼系統的人(第三方或“敵人”)。破譯者和編碼者的較量一直貫穿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
@道遠心寬:您見過最離譜的密鑰是什么?
李曉凌:一般來說密鑰是由數字、字母和符號構成,利用它們出現的頻率、順序等進行加密。在分析字母頻率時,作者分享了很有意思的一本書:《蓋茲比——5萬個無字母E單詞寫成的故事》(Gadsby, A Story of Over 50,000 words Without Using the Letter E)。這是個令人驚嘆的絕活。不相信的讀者請試試哪怕是造一個沒有e的句子要花多長時間。《蓋茲比》的作者歐內斯特·文森特·賴特(Ernest Vincent Wright),一個不屈不撓的白發老者,列舉了在這項自找麻煩的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他要避免大部分過去式動詞,因為它們以-ed結尾。他永遠不能用the或代詞he、she、they、we、me和them,并且不得不排除一些似乎不可或缺的動詞,如are、have、were、be 和been及一些基本單詞如there、these、those、when、then、more、after 和very。也因此不能用6到30間的數字,寫成數字也不行,因為它們拼寫出來就會出現e。
密碼使用的多重場景
@ 澎湃網友niIrqe:怎樣讀懂摩斯電碼?戰爭中還有哪些常用的密碼?
李曉凌:關于莫爾斯電碼的一些基本知識:通過點、劃、點和劃之間的停頓等等來表達不同的意思。戴維·卡恩曾舉例:若一個詞里出現兩個空格錯誤,結果可能與原文相去甚遠,如BANEFUL(有害的)(—••• •— —• • ••—• ••— •—••)可能變成DUTIFUL(盡職的)(—•• ••— — •• ••—• ••— •—••)。想完全讀懂莫爾斯電碼,恐怕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行的,唯有下功夫多學習研究。戰爭中使用的密碼則種類繁多,如大西洋密碼戰中的恩尼格瑪密碼、二戰中的紫密等等。
使用中的恩尼格瑪密碼機 1943年
@oxford: 我國在軍事上最早使用密碼是在什么時候?有哪些密碼類型?
李曉凌:在軍事應用中,古代中國11世紀編纂的《武經總要》(Wu-ching tsung-yao)記載了一種真切小巧的代碼。按照一張寫有40個條目的清單,通信雙方用一首詩的前40個字代表各條目,這些條目的內容不等,其中包括請求支援弓和箭、遞送捷報等。例如一個副將欲請箭,就把相應的字寫在一封普通書信的特定位置,字上蓋自己的印。將軍可以寫下同樣的字,蓋上自己的印以示批準,或者只蓋印不寫字表示拒絕。即使書信被人截取,保密內容依然不會被泄露。
在中國古代,還有一些使節和將領主要通過口述傳信,信差記住信息然后轉達。至于書面函件,中國人往往用極薄的帛或紙寫就,卷成球、封入蠟丸。信差把蠟丸藏在身上,或塞進直腸,或吞入腹中。這是隱寫術的一種形式。傳遞消息過程中,如果某人的名字里有“菊”字,通信人會把他說成“黃花”,這是使用了隱語。這些只有發信人和收信人才知曉。
@一只餃子:銀行卡密碼只有6位數,真的能保障安全么?
李曉凌:我們所謂的銀行卡密碼,其實是“口令”(password)。暴力破解沒有規律的6位數口令平均需要嘗試50萬次,假設銀行每天給你三次嘗試機會,破解一則密碼需要456年多。
@二炭:李老師,怎樣設置密碼才安全而又不易被自己忘記?
李曉凌:即使別人知道你的銀行卡密碼是你家狗狗生日,他也查不到,哈哈。
《破譯者:人類密碼史》,[美]戴維·卡恩(David Kahn)著,朱鴻飛、張其宏譯,金城出版社2021年6月。
責任編輯:鞠文韜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