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備將會介入到網絡中。設備入網有多種實現方法,可以通過有線的方式,也可以通過無線的方式。其中,若設備以無線的方式入網,則避免不了使用無線模塊來給模塊增加無線通信功能。考慮到這些設備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電池供電的,因此無線模塊的低功耗對于需要網絡訪問設備來說極為重要。
無線模塊低功耗原理的實現,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個是硬件方面,一個是軟件方面。
下面分別介紹這兩個方面:
要想從硬件上實現低功耗,首先需要選用低功耗的模塊或者芯片。不同芯片之間的差別可能會非常大,因此在開始設計或者選擇低功耗的模塊之初,就應該對模塊或者芯片的低功耗格外注意。決定功耗的主要是模塊或者芯片的電流參數,主要有休眠電流,發射電流和接收電流。由于實際情況的多樣性,這三個參數的重要性可能各不相同。如果用戶的模塊發射數據的時間相對于整個工作周期比較長,那么用戶可能更關心發射電流。如果用戶設備發射時間比較短,休眠時間比較長,那么用戶將會更關心休眠電流。用戶可以根據設備的工作特點,結合無線模塊的參數,選擇理想的無線模塊。下面是一個無線模塊的典型示例:

除了選用功耗合理的硬件以外,編寫合適的軟件同樣重要。根據設備的在網絡中的角色,其對應的軟件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變化。由于無線模塊在發射時候的電流往往比接收和休眠時候大,因此在用戶在使用無線模塊發射數據時,應該考慮盡可能減少發射時間,發射次數,或者每次發送的數據量,這樣有助于節省電量。以思為無線的SV650模塊為例,該模塊在不同狀態下的電流消耗情況如下表:
參數 |
典型值 |
單位 |
條件 |
接收電流 |
25 |
mA |
TTL電平 |
34 |
mA |
485電平 |
|
發射電流 |
350 |
mA |
@27dBm |
休眠電流 |
<5 |
uA |
TTL電平 |
根據上面的表格,我們可以得知無線模塊在不同狀態下的功耗有很大的差別。對于接收機,可以讓其定時喚醒以檢查是否有新的數據,然后再根據是否有數據來決定自己是否再次進入休眠狀態。這樣可以使接收時的功耗降低。
以上就是關于無線模塊低功耗的一些總結,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