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布了兩篇文章都去寫框架,為什么要寫框架,有些人覺得小題大做,覺得只寫些函數(功能小項),寫多個編程文件(功能大項)把需求寫完成不就完了,需要那么麻煩嗎?
我卻覺得通過功能小項和功能大項還不夠,還缺少代碼管理部分:
1是功能小項和大項不足以全部消除重復,要進一步消除重復,就需要進一步提煉重復的東西;
2是完整性,維護代碼是維護一個一個大的整體還是維護一個一個碎塊方便,經過了框架編寫,框架內的東西均是一個一個確定的并唯一的整體,框架內的東西經過約束,不能被單獨調用,比如菜單刷新和操作每個界面都有且相對獨立,一旦調用是加載的整個菜單內容,從而做到最低耦合。
打個比方:
首先,打仗的沖鋒在前的是小兵,然后是組長營長什么長的,那小兵就是基礎,好比是執行的一行一行的代碼,組長營長帶領著著指揮著小兵,從而形成一個小組,就好比將一行一行代碼封裝到一個函數中,形成一個基礎的功能(功能小項)。
然后,那么人再多的話,就需將多個小組的人放在一起,就好比將多個同類函數組合在一起形成函數組合(功能大項)。
最后,假如團體再大點就需要分一部分人去做組織管理,這部分就好比是框架,專門管理那些函數和函數組合,別說他沒干實事,管理好了就是干實事就是功勞。
有組織有紀律去干事,分工協助達到更高效率,框架就是負責去管理代碼規則(紀律),不要做違反紀律的事,也不是什么事都去做,而是約束去做特定的事。限制在一個框框內,這樣容易管理,也避免代碼混亂,實現整體層面管控,掌控全局,就好比董事長不會去管小員工,因為沒必要再個也管不過來,只需管手下的主管,對比框架只去管那些組合好的函數(封裝的大項),大項再去管理小項。
在知識不斷深入后,會了解框架的重要性,從小學我們學了基礎,好比是學會了編程語言,中學我們學得更多更廣的東西,好比開始組合函數,再后來大學我們進一步去整合,去學習某方面的知識,進入一個行業去發展,好比是擔任框架內的單一項,而企業相對于一個框架,人都組合在一起,實現某一行業的發展。
總之:框架對于代碼的規范、消除重復和整體調用起到重要作用,聚合在一起形成高內聚,項與項之間則是低耦合。擁有了統一的思路和統一的風格后,維護方便很多,也為后面的自動化編程、平臺化編程鋪路。
題外話:基礎的if、else、switch、case很重要,但是我不想去講,很重要也是基礎,講的人太多,書也太多,我要講的是我所掌握的精華的部分,我會多講些我認為比較有價值的東西,希望展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后面還有更多精彩內容,分層設計,開發應用工具,自動化編程,跨平臺化等等,都是一些摘錄自己經歷的項目,希望大家喜歡。歡迎大家指正轉發評論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