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電動自行車有加裝車篷嗎?
如果有,請趕緊及時拆除
6月23日
深圳市光明區民生大道上
一名外賣員在騎行電動車過程中摔倒
被車上安裝的雨篷扎傷頸部后身亡
相關部門表示此事系意外事故
警惕!
加裝車篷造成交通事故不在少數
值得注意的是
因電動自行車改裝車篷
而引發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數
01
2016年7月,廣東廉江市安鋪鎮安順路發生一起車禍。
一女子騎著摩托車在路上行駛,因車速較快加上風力較大,突然連人帶車摔倒在地,車上安裝的遮陽傘被攔腰折斷,折斷的傘柄插入其喉嚨,造成大量出血,女子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
02
2016年4月,江西省九江市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小轎車與對向來的摩托車發生碰撞。令人想不到的是,由于事故中,摩托車駕駛員私自安裝“遮陽傘”,事故發生時,其被“遮陽傘”裝置刮破腹部。
03
2015年9月,溫州芙蓉鎮山外村嶺頭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中年女子騎著一輛電動車行駛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
突然,安裝在電動車上的遮陽傘松動,傾倒的遮陽傘擋住了該女子的視線。女子連人帶車撞在路邊的水泥墩上,當場昏迷不醒,車頭也撞壞了。隨后女子被送到醫院搶救,醫生說其頭部遭重創,已無生命跡象。
7月起
廣州嚴查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行為
今年7月起
廣州交警將會同
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等部門
在全市范圍內開展
查處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專項行動
重點整治電動自行車
非法加裝、改裝等違法行為
01
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有何危害?
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后,
將大大增加行駛安全風險和
車輛自燃爆燃概率,
嚴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
▲車篷遮擋,事故易發
在電動自行車上加裝車篷或遮陽傘,會遮擋視線,無形中增加了電動自行車上路的危險系數;同時加大了車輛風阻,行駛過程中遇到大風天氣,易導致車輛失去平衡,引發交通事故。
▲超速行駛,危險難控
對電動自行車進行改裝將導致整車重量改變,從而影響操控性能和制動性能,改裝解除限速后,超速行駛極易失去控制,發生交通事故。
▲接線損傷,打火爆炸
電動自行車電池改裝后,接線端子等往往會產生損傷,導致電纜接線腐蝕加速而斷開,如果此時隨意扣搭導線,產生打火就會引燃電池充電時內部聚集的氫氣,導致爆炸。
▲線路改動,短路自燃
改裝電動車首先改變的就是電路。原本的細電線要通過大電流,電路就會不穩定,電動車在充電或者行駛過程中,容易出現短路,從而引發自燃。
02
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如何界定?
凡是改裝電動自行車,
導致不符合國標要求、
影響通行安全的,
均涉嫌非法改裝。
根據2019年4月15日正式實施的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17761-2018),電動自行車應符合以下標準:
03
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常見行為有哪些?
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
主要包括“軟件”改裝及“硬件”改裝。
▲“軟件”改裝
通過軟件、程序之類解除速度限制,從原來的時速25公里調整至50公里左右甚至以上。
▲“硬件”改裝
通過更換電動自行車大部件(電池、電機、控制器、輪胎、輪轂、避震)達到使用者的“理想”速度。
04
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如何處罰?
駕駛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
上道路行駛,
交警部門將依照
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網友評論
不少網友表示:
車篷真的很危險!
刮臉!碰肩膀!戳眼睛!
7月起
電動自行車充電器、頭盔
“強制性國標”正式實施
今年7月1日起
電動自行車充電器、頭盔
“強制性國家標準”
將正式實施!
2023年7月1日,GB42296-2022《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安全技術要求》(以下簡稱:標準)將正式實施。
該標準還與另一部強制性國家標準GB42295-2022《電動自行車電氣安全要求》同時發布、同時實施,兩部標準相互配合、相互協調。
電動自行車充電器
“強制性國標”出臺
該標準的推出
有望統一電動自行車充電接口
一改過去充電接口的混亂現象
充電接口規范化
《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安全技術要求》中規定,因鉛酸蓄電池與鋰離子蓄電池的電壓、充電算法完全不同,所以新國標設計了兩種插頭形式,且物理上不通用避免誤用。鉛酸蓄電池插頭采用兩根電力插針、兩根通訊插針(2+2)的形式,鋰離子蓄電池則采用兩根電力插針、四根通訊插針(2+4)的形式。
電動車新國標充電器的國家標準,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要求:
(1)充電口要統一符合國家標準。
(2)要具備滿足EMC標準,有延時保護。
強制性采用“通訊協議”方式充電
《電動自行車用充電器安全技術要求》 參考了手機與新能源汽車統一物理接口、不同統一模式的做法。
第 5.5.5條規定,充電器與被充電電池組(系統)應有互認協同協議。鋰離子蓄電池組充電器或其他蓄電池組充電器應先與被充電電池組(系統)互認協同,確認蓄電池組的技術參數,再開始充電。
*在這條規定中,充電器插頭插入電動自行車充電插孔后,通訊線芯先嘗試進行溝通握手,當電壓等符合要求時才給予電池充電,減少甚至杜絕了因電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隱患,避免或減少火災、電擊等的發生。
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
“強制性國家標準”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消息,《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GB 811-2022,以下簡稱新標準)將于7月1日起實施 。
新標準對固定裝置穩定性、佩戴裝置強度、吸收碰撞能量、耐穿透、護目鏡等方面進行了嚴格規定。是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領域的第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
如何選擇頭盔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提醒
選購電動自行車頭盔時
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看、二聞、三按、四戴、五問】
01
第一要看
看產品是否有規范的中文標識,包括規范的廠名廠址、產品名稱、執行標準、合格標志等,產品是否具有發泡材料緩沖層,沒有發泡材料緩沖層的頭盔不要選購。不要購買無廠名或廠名不規范、無執行標準、無產品合格證的頭盔;
02
第二要聞
用鼻子聞一聞頭盔是否有刺激性氣味,選擇無氣味或氣味較小的產品;
03
第三要按
用手稍用力按壓頭盔的發泡材料緩沖層,選擇緩沖層手感密實或有輕微反彈感,不出坑、不掉渣的產品;
04
第四要戴
試著佩戴頭盔,頭盔與頭部貼合,佩戴舒適,如果配有護目鏡,選擇護目鏡透光性能更好的透明鏡片;
05
第五要問
不同頭盔種類的防護性能不一樣。目前的摩托車頭盔,均適用于電動自行車乘員,在購買摩托車乘員頭盔產品時,要選購有3C認證標志的產品。
新國標實施后,B類頭盔僅適用于電動自行車乘員,A類頭盔既適用于摩托車乘員,也適用于電動自行車乘員。
綜合:廣州日報、深圳交警、平安廣州
來源:廣州新聞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