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25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任夢巖 趙聰聰)和朋友聊天說過某種產品,第二天電商就推送了相關廣告。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到底是誰在“監控”我的聊天內容?前不久微信創始人張小龍在一次演講中也談及該問題,并指出輸入法軟件有很大“嫌疑”。
有媒體調查發現,五家輸入法軟件,有四家都要求讀取用戶的位置、通訊錄、照片、IMEI手機序列號等隱私信息,并將其上傳至第三方平臺。如此一來,我們還有隱私可言嗎?
剛剛聊完某樣東西,一會兒廣告就來了,我的手機是不是被監控了?相信不少網友有過這樣的經歷。
前不久,騰訊公司副總裁、微信創始人張小龍在一段演講中提及,他知道很多用戶抱怨在微信里聊天后,相關內容會被電商或廣告軟件讀取,進行精準推送,張小龍強調,微信絕不會讀取聊天記錄,但用戶所使用的輸入法軟件就不一定了。張小龍說:“我們這里不保存聊天記錄,為什么你還是會在微信里面說過什么等等會收到廣告,因為你的信息經歷了很多個地方,那并不是只有微信在處理信息,所以有這個出發點也是我們技術同事聊到,我們為什么不自己做一個輸入法?”
記者比較了幾款主流的輸入法軟件,發現在首次安裝使用后,都會提示用戶開啟不同的隱私權限,如搜狗、百度輸入法要求開啟地理位置、通訊錄的授權;訊飛輸入法和章魚輸入法要求開啟位置、照片訪問權限。
在使用條款中記者發現,幾家輸入法都會以改善用戶體驗的名義,要求用戶將數據提供給輸入法軟件的開發公司,以搜狗輸入法為例,“為了向您提供更優質的和更貼切的服務,在法律法規允許的前提下,我們可能會根據您的瀏覽記錄、使用記錄、點擊記錄、搜索記錄和用戶提供的個人信息,進行數據分析、制作用戶畫像,以便為您展示或提供更加符合您實際需求的信息、可能的商業廣告、產品或服務。”
在章魚輸入法的使用條款中也寫著“我們可能接入委托我們進行推廣和廣告投放合作伙伴的SDK,他們會通過SDK手機不能識別您個人身份的間接畫像標簽以及去標識化或匿名化后的信息,以幫助其在不識別您個人身份的前提下提升廣告有效觸達率。”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信息安全部主任寧華介紹,SDK就是軟件開發工具包,已經模塊化,但每款App個性化的內容則需要開發者自己完成。比如用戶統計分析、用戶來源地性別、精準推送消息或者廣告等等,而這些個性化信息就成了SDK收集的對象。寧華表示:“目前在工信部的全力推動下,在隱私政策中,很多應用廠商開始逐一列明它所集成的SDK有哪些,這些SDK都收集使用了什么樣的個人信息?比如像常見的IMEI號、軟件安裝列表,還有其他一些和SDK相關的一些基礎信息它會收集,這樣可以讓用戶非常清楚地了解這個APP以及它所集成的SDK都收集了哪些信息。”
也就是說,這幾款輸入法軟件,已經列明了將收集用戶的隱私數據,雖然有的能通過選擇,避免廣告精準投放,但有的用戶也無法接受用隱私換免費使用的模式。
用戶甲:我不能接受這種行為,因為軟件雖然是免費的,但是如果它通過主動收集我們經常聊天的詞匯,作為一種大數據的云計算,實際上就是在窺探個人隱私,有針對性的投廣告,實際上就是利用了我們的隱私謀取一些廣告費用,屬于侵害了我們的權利,并且我們也沒有在這個當中得到一些應有的利益和好處。
用戶乙:我覺得可以接受,它們在預判你的一些輸入,這在10年前輸入法是很難做到的,當然這些APP它靠什么盈利?它難道就免費為你提供這些東西嗎?所以它收集信息有一定必要。但是它收集之后,這些信息它用到了哪些方面?比如賣給另外一些APP來做產品推廣,這個就有待商榷了。
用隱私換便利,真的可行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互聯網安全專家呼吁,國家應盡快對輸入法軟件的隱私獲取權限進行限制,因為輸入法不同于其他軟件,對隱私的窺探更多。“輸入法帶聯網功能對隱私數據有非常大的威脅。因為這些數據它收集上去,就有可能會被人,也不一定是做輸入法的公司來做整理,也有可能如果它的服務器被其他人攻克了,如果潛伏在里面,總之這種數據是有一些風險的。這種網絡輸入法它很有可能跟人的特征相關聯上,這個時候輸入法收集的一些資料真的是非常危險的一種行為。所以我們從安全角度來講,應該對相應的輸入法公司進行一些技術分析和監督,或者對它的數據收集行為應該做出一些技術限制。”